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动物毛发快速筛查新技术,LC-MS/MS法监测动物毛发瘦肉精残留
检测样品:动物毛发
检测项目:瘦肉精
方案概述:本文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动物毛发中“瘦肉精”残留的快速且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2021年央视3·15晚会,报道了河北省青县养殖户在养羊过程中,为了增加出肉率,在饲料中偷偷混入瘦肉精的情况。据统计,我国近十年瘦肉精相关事件及通报几十起,几乎每年都能检测出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及其制品。“瘦肉精”主要是一类叫做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物质,包括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等物质,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可以促进动物机制的新陈代谢,降低骨骼肌脂肪,增加瘦肉率并改善肉质色泽,长期食用残留瘦肉精的畜禽肉,药物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过敏性丘疹、呕吐等,严重还可能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恶性肿瘤。我国已明令禁止在牲畜喂养过程中使用任何瘦肉精。
瘦肉精在毛发中的残留时间很长,停用12周以上仍能够被检测,农业农村部据此制定了利用动物毛发样品检测瘦肉精的技术标准。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正式颁布公告,发布并开始实施《动物毛发中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的测定》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动物毛发中瘦肉精残留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瘦肉精具有高灵敏性、操作简便、分析自动化、节省时间、重现性好、效率成本比价高、假阳性率低等优点。本应用中心参考以上标准,建立了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动物毛发中“瘦肉精”残留的快速且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关键词:LC-MS/MS、食品、养殖、动物毛发、瘦肉精、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600号
实验部分
仪器
表1 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
表2 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参数
试剂及标准品
试剂:质谱级甲酸(CNW)、色谱级甲醇(Merck)、色谱纯乙腈(Merck);柠檬酸钠、氯化钠、乙酸钠(国药集团);氨水(CNW);十二烷基磺酸钠(阿拉丁)
纯水:18.2 MΩ·cm去离子水(25℃);
标准品: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客户提供;内标克仑特罗-D9、莱克多巴胺-D6、沙丁胺醇-D3和苯乙醇胺A-D3均购自阿尔塔。
样品前处理
参考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00号,具体前处理步骤如下:
样品制备:
选取动物背部毛发,根部剪断,保存备用。取适量毛发加入烧杯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于超声清洗器上超声清洗30 min,水洗净毛发,40 ℃电热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将其制成粉末。
样品前处理:
称取试样于离心管中,加入混合内标工作溶液,0.1 mol/L盐酸,涡旋混匀,于60 ℃水浴中水解4 h,7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固相萃取柱依次用少许甲醇,水预洗,取全部备用液过柱,依次用少许水,甲醇淋洗,抽干,用5%氨水甲醇溶剂洗脱,收集洗脱液,于50 ℃氮吹吹干,用0.1%甲酸乙腈溶液溶解,过0.22 um滤膜,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测试结果
灵敏度
精密称取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和混合内标工作溶液适量,用0.1%甲酸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浓度为0.50 ng/mL的溶液,测试各化合物信噪比(峰-峰)。
表1 各化合物信噪比
图2 各化合物信噪比结果
样品测试结果
动物毛发样品经过2.6前处理后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表2 动物毛发样品测试结果
*ND=Not Detected
表3 动物毛发样品测试结果
加标回收率结果
在试样中分别加入100 ng/m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10 uL、25 uL、50 uL,按照3.6前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测试结果如下所示。沙丁胺醇加标回收率在86.20%-103.11%,莱克多巴胺加标回收率在80.64%-117.28%,克仑特罗加标回收率在81.93%-109.23%,苯乙醇胺A加标回收率在71.83%-98.40%。
表4 各化合物加标回收率测试结果
结语
本文使用LC-MS/MS对动物毛发中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含量进行检测,考察方法的线性、灵敏度、稳定性、加标回收率。各化合物线性系数大于0.998;0.5 ng/mL的标准物质溶液信噪比(峰-峰)均大于27;标准溶液在浓度为1 ng/mL、2 ng/mL、5 ng/mL和10 ng/mL时连续6次进样,保留时间RSD不超过0.16%,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10%;各化合物在100 ng/mL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0%~120%之间。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满足农业农村部关于动物毛发中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苯乙醇胺A含量测定的要求。
完整报告下载
附录
设备与耗材方案
一、EXPEC 5210配置详情
二、标准品
相关产品清单
温馨提示:
1.本网展示的解决方案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版权归属此方案的提供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发行、汇编或网络传播等。
2.如您有上述相关需求,请务必先获得方案提供者的授权。
3.此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上传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新解决方案
- 从菌种培育到佳酿诞生:二氧化碳培养箱的葡萄酒酿造全流程
- 热应激对生蚝感官特性的影响: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感官评价、LC-MS等与转录组学的综合研究
- 通过添加白葡萄籽增强红葡萄酒的颜色和涩感:葡萄酒生产副产物的再利用
- 果胶组成变化对贮藏期间桃果肉光学特性和硬度的影响
- 温度波动对冷藏凡纳滨对虾新鲜度、水分迁移及品质的影响
- 守护乳品健康,GC-MS/MS精准测定牛奶中丙二醇
- 稻米农残问题切身相关,直接进样分析法测定大米中草甘膦和草铵膦
- 高浓度CO2控制气调贮藏对采后双孢蘑菇的品质的影响
- 来自不同年龄茶树的红茶中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物的机制和质量变化
- 醋酸发酵对菠萝醋中植物化学物质含量、口感和香气的影响
该企业的其他方案
业界头条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