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13810615661
市场部 (市场部经理)
- 电话:
- 010-83993593
- 手机:
- 13810615661
- 传真:
- 010-83993562
- 联系我时,
- 告知来自化工仪器网
- 个性化:
- www.ensoultech.com
- 手机站:
- m.ensoultech.com
基于电子鼻和GC-IMS技术分析不同类型鲜食玉米的风味差异---AIRSENSE电子鼻
阅读:194发布时间:2025-02-17
提 供 商: | 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资料大小: | 18.2MB |
---|---|---|---|
资料图片: | 下载次数: | 0次 | |
资料类型: |
PDF 文件 ![]() |
浏览次数: | 194次 |
摘要:风味是评价鲜食玉米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类型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农科糯323等6个玉米品种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技术对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鲜食玉米整体风味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在6个参试鲜食玉米品种中共鉴定到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10种酯类化合物(34.68%~26.74%)、8种醛类化合物(28.46%~21.22%)、6种醇类化合物(10.33%~6.04%)、5种酮类化合物(14.74%~9.87%)、2种醚类化合物(10.05%~6.94%)和3种其他类化合物。GC-IMS指纹图谱显示,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类型鲜食玉米特征风味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ROAV确定了5个鲜食玉米共有的关键香气成分和23个差异性特征风味物质。农科糯323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体释放量最多,其次是京科甜608。异戊醛对农科糯336、京紫糯219、京科糯768和京科甜608籽粒的总体风味贡献值最大,3-辛酮对农科糯323和京科糯2000的总体风味贡献值最大。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评价及特征风味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鲜食玉米;GC-IMS;ROAV;挥发性风味物质;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