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规范ODS无害化处置工作 《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2023年09月08日 10:59:5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202

近日,为规范ODS无害化处置工作,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工业生产和使用的氯氟碳化合物、哈龙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到大气并上升到平流层后,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或Br·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使臭氧层被破坏。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被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英文名称为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简称ODS。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冷设备与制冷剂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国内废弃电器电子和报废汽车数量与日俱增,含ODS制冷剂等拆解产物也在逐年增加。当拆解企业未按要求对制冷剂进行分类存放或者制冷剂受到污染时,可能导致制冷剂无法进行有效的再生处理。对于不能再生利用的ODS,需要销毁处置。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为ODS管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近日,为规范ODS无害化处置工作,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ODS销毁处置要求、美日等发达国家对ODS销毁处置管理经验和我国国内对ODS的销毁处置实践和销毁处置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考虑我国主要使用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回转窑焚烧炉对ODS 废物进行焚烧处置实际,初步确定回转窑处置ODS技术框架。采用专家咨询、行业研讨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不断对技术规范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回转窑处置ODS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置含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废物过程中涉及的接收、贮存、处置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要求,适用于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单位采用顺流式回转窑焚烧技术处置含 ODS 废物活动的环境管理,不适用焚烧处置甲基溴的环境管理。
 
  本标准明确含ODS废物的销毁技术要求,规范处置含ODS废物,对于加强ODS持续监管,减少ODS排放,保护臭氧层,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
    2025-04-24 09:33:09
  • 红谱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

    红谱科技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迭代、拓宽产业赛道布局、拓展全球销售渠道,还将探索...
    2025-04-22 10:55: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