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 2023年03月20日 15:43:43来源:化工仪器网点击:8245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农产品初加工是现代农业做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基础。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损失、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对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地区、产业和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的装备总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设施设备不配套和加工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的要求,以实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提出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宗粮油、大宗畜禽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生产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其中大宗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果蔬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畜禽产品、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以上。
《意见》聚焦粮食油料、果蔬、特色农产品、畜禽产品等方面,明确了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果蔬清选分级保质机械化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领域,四是全面提高畜禽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五是稳步推进水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六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与应用体系建设,其中有不少措施与检验检测和仪器仪表相关。
加快提升粮食油料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提出,提高粮食水分检测设备技术水平,提升粮食烘干品质、作业量在线监测能力,推进粮食烘干绿色化、信息化;结合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按照设施设备通用、补齐特需要求,布局油菜、大豆等油料烘干能力建设,加强油料水分检测设备研发应用;加快攻克薯类初加工病害薯检测技术,加快推广表面清理、分级分选、低损搬运、减损贮藏、净鲜切制等技术装备,推进产地商品化处理,减少薯类贮藏劣变损失。
加快推进果蔬清选分级保质机械化发展提出,蔬菜初加工,重点推广选拣、切分、清洗、分级、包装、预冷保鲜等技术装备,加快发展净菜加工、脱水干制、保鲜贮藏等智控节能成套技术装备,提高蔬菜产地商品化处理率;水果初加工,重点推广果品无损检测、分级分选、杀菌包装、智能预冷冷藏等成套技术装备,保持水果品质,提高流通效率。
积极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领域提出,茶叶初加工,重点发展节能型分选成型烘干技术装备,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套加工技术装备,提升茶叶品质;中药材初加工,重点发展净制、切制、干燥、分选、包装、贮藏技术装备,保障药材品质独特的加工需求,积极推动蒸煮、杀青、发酵、发汗等技术装备研发。
此外,《意见》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示范引导、优化公共服务四大保障措施。
相关资料下载: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 云南咖啡豆价格上涨190%!抓好加工端促进产业转型 2023-05-29 14:57:03
- 在市场对咖啡豆需求上涨的情况下,云南作为我国的咖啡主产区,可以说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减糖风潮下,“健康”成糖果一大卖点 2023-05-26 14:31:49
- 既要保证糖果的健康属性,又要保证糖果的口感,对于糖果生产商来说并不容易。
- 预制小龙虾,你吃了吗?各品牌争相进驻千亿市场 2023-05-25 16:14:27
- 早几年,小龙虾消费场景主打线下的餐厅、大排档,如今预制小龙虾将消费场景扩展到办公室、家里、露营等。加工成预制虾,打开了小龙虾线上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 “桃花泪”变致富“金琥珀” 机器换人加快产业升级 2023-05-24 14:01:47
-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桃胶这一类产品的需求上涨。许多地方更是依靠桃胶产品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 桃子抢鲜上市,智能分拣线助力鲜桃走进高端市场 2023-05-23 13:46:37
- 分级销售是确保水果品质以及提高价格的重要手段,利用智能化分选设备代替人工分选,将进一步提升鲜果的市场优势、价格优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