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国家新版老年医学科建设指南出台 医疗设备行业迎扩容新机遇
2025年05月23日 14:35:4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255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发布,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并细化设备配置、服务模式及质控标准。政策将推动医疗设备市场扩容,适老化改造、智能康复设备及跨学科诊疗设备需求增长。

  2025年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要求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规范建设老年医学科,并细化科室设备配置标准。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医疗设备行业释放出明确的增长信号,康复护理、适老化设备及多学科诊疗设备需求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根据新版指南,老年医学科需配备包括轮椅、转运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在内的18类基础设备,同时鼓励引入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康复训练机器人等智能化适老化设备。以床位数要求为例,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需≥20张,二级医院≥10张,仅床位扩容一项即可带动相关设备采购需求增长。
 
  指南首次明确要求老年医学科建立“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需整合康复、营养、心理等专科资源。这一变化将直接拉动跨学科诊疗设备的采购,如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仪、智能营养评估系统等。
 
  指南强调,老年医学科门诊、病区及相关场所须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这意味着医疗机构需对病房进行适老化改造,包括防滑地板、智能呼叫系统、坐式淋浴设备等。此外,指南鼓励设置中医适宜技术设备,为中医诊疗设备市场注入新动力,如针灸治疗仪、中药熏蒸机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年医疗刚性需求持续扩大。此次《指南》不仅为医院建设提供明确路径,更带动养老机构、康复医院等下游市场设备需求。短期来看,设备采购需求集中释放;长期而言,将倒逼企业研发更符合老年患者需求的适老化、智能化产品。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国老年医学科设备市场有望成为医疗大健康领域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25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推动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与管理,其他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参照本指南执行。

第三条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应当法依规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科室名称为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第四条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罹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第五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年医学科的指导和监督,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设置运行

第六条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与医疗机构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

第七条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数应≥20张,二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数应≥10张。每床净使用面积、床间距、卫生间面积、病房设置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老年医学科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适老化改造,符合老年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老年医学科相关的科室设置,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室)等。鼓励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设置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或理疗科)、中医科、营养科(部)等。

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的基本设备:轮椅、转运床(或医用平车)、站立及行走辅助器、坐式体重计报警系统、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注射泵等。同时,应当配置基本抢救设备,包括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以及其他与开展老年医学科诊疗业务相应的设备。鼓励医院设置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自主转运装置、肠内营养液输注泵、康复训练设备等。

老年医学科应当以老年患者为中心,强化老年人群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在做好各种疾病诊疗的同时,规范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强化老年综合征管理与共病处理,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大限度维持或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第十老年医学科要逐步建立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根据临床工作需要,主动吸纳内科、肿瘤、中医、康复、精神心理、护理、药学、营养等各专科医护人员,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共病诊疗特色服务,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诊疗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

第十二条鼓励老年医学科积极参与其他临床科室老年患者管理,通过多学科联合门诊、围手术期管理、会诊等形式,协助其他科室开展老年患者衰弱、营养不良、肌少症、跌倒、血栓、误吸、坠床、抑郁、焦虑、谵妄和认知障碍等高风险因素筛查,强化老年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预警,协助制定综合诊疗方案,维持老年患者功能状态。

第十三条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要加强对区域内下级医院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指导,加强老年危急重症诊治能力建设,二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要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等机构合作指导,带动基层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完善首诊负责及转诊机制,畅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个体化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连续性、系统性服务。

第十床单元设施配置按照相应级别综合医院标准执行。

第三章人员配备

第十老年医学科医师是依法取得医师资格并注册,从事老年医学专业医疗服务的医师。老年医学科护士是经过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护士。

第十老年医学科每张病床应当配备医师≥0.3名,配备护士≥0.6名。老年医学科医师配置应当确保落实级查房制度。鼓励医院配备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人员。

第十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具有连续5年以上老年医学科相关工作经历。二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老年医学科相关工作经历。

第十综合医院应当保障老年医学科可持续发展,形成稳定的老年医学科医护团队,明确岗位职责为老年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十综合医院应当科学制订老年医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老年医学相关专业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老年医学服务理念和技能。

第四章科室管理

二十老年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临床诊疗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和行业标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效,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二十一老年医学科要规范开展老年综合评估。要制定老年患者安宁疗护技术方案以及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误吸预防与治疗方案并实施。要按照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等行业标准,实施符合老年特点的患者安全保障措施

第二十老年医学科要加强与医院内其他科室合作,建立老年患者院内会诊、转诊机制,为老年患者提供适宜诊疗服务。

第二十老年医学科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第五章质量监管

第二十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成立省级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完善市、县级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第二十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并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和质控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提供真实有效数据和材料,持续改进工作。

第六章  

第二十本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91126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55号)同时废止。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486.17万元 伊犁州友谊医院采购一批医疗设备

    伊犁州友谊医院就“伊犁州友谊医院2025年第二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86.17万元。
    2025-05-12 09:14:05
  • 为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提供系统性指引

    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1:57:34
  • 预算240万元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采购医疗设备

    山东中医药大学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40万元。
    2025-04-28 09:42:04
  • 国家药监局:十项举措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日前,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针对医用机器人、人工智...
    2025-04-08 09:59:13
  • 严控医疗器械质量关卡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强化检验、复检、处置全流程监管。要求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检验,对拒不配合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复...
    2025-03-31 15:14: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红外热像技术在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