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8年增加了50% 微塑料正在影响我们的大脑
2025年02月10日 17:02:1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629

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这些微粒包括塑料纤维、薄膜、颗粒等,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肉眼无法观测到,需要依赖科学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微塑料也逐渐成为了影响我们环境以及健康的一个诱因。
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这些微粒包括塑料纤维、薄膜、颗粒等,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肉眼无法观测到,需要依赖科学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微塑料也逐渐成为了影响我们环境以及健康的一个诱因。
2018年10月,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胃肠病学会议上,研究人员宣布了他们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试者的每份粪便样本中都检测到了微塑料成分。这表明了微塑料已经渗入全世界海洋,并已侵入许多生物体,包括人类。当时研究还通过数据预测,全球约50%人口的体内可能含有塑料微粒。而在2022年,荷兰研究小组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颗粒;美国学术杂志也公开了人类血液和活体肺组织中发现塑料微粒的相关研究论文。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过去几年微塑料在人体内残留已经成为常态,并开始逐渐严重。
而最近,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在人体内,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远高于其他器官,并且其累积情况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日趋严重,过去8年内竟增加了50%。
据悉,该成果是基于一种先前用于量化胎盘等器官中微塑料数量的方法实现的,并且根据受捐赠的脑组织样本发现,早在2016年,人体大脑内就已经存在微塑料,并且与2024年的切片对比,8年来微塑料量显著增加。研究人员借助离心机、色谱、离子质谱等工具,成功的量化其中的12种不同塑料聚合物,发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我们熟悉的聚乙烯材料。
更糟糕的是,在显微镜的帮助下,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微塑料种,不乏成簇的锋利塑料碎片,尽管进入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这些微小颗粒能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可以确定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存在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心血管层面的。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塑料倾向于聚集在大脑髓鞘的脂肪细胞中,因此推断这是大脑中微塑料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的原因。不过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再次惊醒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减少塑料使用,同时也要开始通过有效手段减少与微塑料的接触。
下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我国首支纯电拖轮船队亮相海州湾畔 为智能绿色港口提供“连云港样本”
“云港电拖”每艘的年综合运营成本较同马力燃油拖轮能节省近300万元,替代同马力燃油拖轮后,每艘每年可减少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依...2025-04-24 09:11:32 -
为了更好的为省内科技创新工作与产业创新工作提供支持,浙江省再次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面向海内外发布2025年博士后岗位需求...2025-04-18 17:33:59
-
近日,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再获突破,实现了从优到强的跨越,为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5-04-18 13:47:01
-
数字痴呆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且也有大量的研究佐证这数字产品对于大脑功能的影响。但是同样也有研究人员发现,数字痴呆...2025-04-16 13:38:18
-
当下的5G时代,5G与AI的融合已经是热点领域,如今颇受关注的智驾汽车、智慧医疗等产业,基本都是基于该领域诞生并完善的。但与此同时...2025-04-11 13:07:59
-
我国在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其中就针对全链条监管存在缝隙漏洞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2025-04-10 16:20:1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