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今日焦点 Today's Focus
查看更多+在4.5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络上以400千米时速驰骋
2024年12月30日 14:11:41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553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巨龙”盘踞于山川大地之上,联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这些“巨龙”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铁路。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巨龙”盘踞于山川大地之上,联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这些“巨龙”有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铁路。
中国是铁路大国,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给出的数据,中国铁路总里程达15.9万千米。这些铁路凝聚了时代的索引,更见证了中国的跨越发展。而在这之中,还包括了我们引以为傲的运营里程超4.5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络,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代表了我国铁路运营从追赶到领跑的过程,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中国高铁的实力体现,直观的体现在长度与速度。正如前面说过的,我国高铁总长度超4.5万千米,跨越了包括平原、丘陵、山区在内多种复杂多样的地势,覆盖了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能够实现这一点,就足以见得我国在高铁建设上的投入。
在此之上,我国高铁还有快的特点。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速度普遍在时速350千米左右,并且这一速度还即将获得突破。随着近日CR450动车组样车的发布,我国高铁的试验时速来到了450千米,运营时速也突破了400千米。并且,这一突破是建立在高度自主化与安全的情况下的。
事实上,自我国大力发展高铁以来,对于相关技术一直在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制造的能力,并逐步实现了高速列车的国产化和标准化。并且目前大部分技术已经实现了自主化,除了极少数的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几乎所有的配套都能在中国国内解决。还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维护,完整的高铁产业配套体系。这为我国高铁一直以来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与此同时,我国还在细节方面,不断发展新的技术。
像这次CR450动车组,就在智能、安全、节能和舒适性上运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列车控制系统首次采用时间敏感网,保证了故障发生时,反应更敏捷、定位更精准、处理更及时。此外列车还采用先进的多级紧急制动控制技术和全息化实时监测系统,确保了列车在高速运行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整车运行阻力的降低和重量的减轻,进一步提高了能源效率。并且,动车组新增辅助驾驶、语音交互、超视距检测等功能来提升司机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当然,高铁跑得快,不单单是车体本身的功劳。关于这一点,又可以回到铁轨本身。事实上,我国在铁轨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铁轨不单单是长,还非常可靠。从最初的木枕到后来的水泥枕、水泥宽枕,再到现在的整体道床,我国在铺设铁轨的时候,始终贯彻了“安全”这个前提。为此,鞍钢、攀钢、包钢、武钢等国内钢企多年来不断努力,产学研多方合作,突破100余项国内外专利技术,最终才生产出了如今每平方米误差不超过3张A4纸厚度,钢轨焊缝少,一致性高的中国高速重轨,供高铁驰骋。
如今,我国的铁路网络还在延伸,高铁覆盖的路线越来越多,出行也越来越便利。与此同时,伴随着CR450的诞生,运行时速400千米的高铁或许也距离我们不再遥远,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快速、安全的高铁出行,更值得为其感到自豪。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江西省科技厅公开了2024年江西省科技成果登记情况,登记总量达2253项,同比增长21.78%,创历史新高。2025-03-13 13:31:54
-
最近科学家们再获突破,成功将光转化成“超固体”。2025-03-12 15:30:43
-
今年两会上,“科技成果转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涛更基于此提出了三点建议。2025-03-10 11:34:44
-
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知识产权犯罪3.1万余件,涉及犯罪嫌疑人6.7万余人,较前五年分别上升了41.4%和66...2025-02-28 13:11:23
-
2023年风机开始逐步退役的时候,退役风机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就已经成为了当时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2025-02-27 11:44:22
-
近日,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2025-02-26 13:12: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