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2035年海洋生产总值目标突破1万亿元!海南省《行动方案》来了
2024年08月15日 13:22:21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498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围绕“向海图强”的目标,加快实现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的宏伟蓝图。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6年的主要目标:在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33.8%的基础上,海洋生产总值占比稳步提升,至2026年达到40%,为2030年、203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1万亿元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海洋产业升级提档加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明显提升,努力将海南打造成为国家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和深海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行动方案》制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完善海洋经济治理体系七项重点任务。
 
  在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深海油气增储上产、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特色化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做精海洋生物制造产业、做优现代海洋服务业,以高标准建设海南国际航运交易中心,发展船舶、航线等航运要素现货交易及信息服务,加强航运金融供给,提升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能级。
 
  在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推进海洋渔业与水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品质、推动海洋交通运输业智慧绿色转型升级、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从化工原料向碳纤维、可降解塑料等高端材料延伸,打造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浓海水高效提取及高值化深加工产业。
 
  在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探索开发深海资源,开展深海生物、深海矿物等资源探测与勘查,培育发展深层海水利用产业,支持三亚建设深海资源共享平台;培育发展极地产业,实施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工程项目,积极参与海洋微生物基因资源、物种资源、信息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引育极地领域优势企业。
 
  此外,《方案》还提出要强化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健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支持建立海洋发展、海洋治理研究高端智库,推进海洋发展战略、海洋治理、海洋经济综合研究等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海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分辨率提升至1公里!我国全球气候海洋模拟系统获突破

    近日,我国在全球气候海洋模拟系统上收获了重要的突破,成功构建出世界首个水平分辨率达1公里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K
    2025-05-08 12:00:14
  • 全国政协委员滕佳材: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滕佳材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言,强调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强化规划引领、实施科技兴海...
    2025-03-11 10:15:04
  • 填补空白!我国成功研制1500米级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团队与长光辰英工程化团队联合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填补了国内外应对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检测与分选深...
    2025-01-10 11:06:19
  • 海上回收平台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上回收平台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44OIT391263,招标范围:第1包:海上...
    2025-01-06 10:08:42
  •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正式揭牌 对标全国一流海洋监测机构

    11月22日,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正式揭牌,按照全国一流海洋监测机构的目标定位,努力打造成为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
    2024-11-26 09:47:39
  • “望闻问切” 新卫星实现海洋盐度探测

    人造卫星的诞生,打开了茫茫太空之门,让人类的科技走向了新纪元。而对于我国来说,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顺利升空,既展现了我国的科研实力,...
    2024-11-15 13:19:5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