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推进农业发展 关键在于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4年07月25日 11:54:3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827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农业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直接关系到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稳定的农业基础是满足国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农业与许多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尤其是许多轻工业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源于农业,农业的稳定保障了其他众多产业的稳定。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农业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直接关系到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稳定的农业基础是满足国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农业与许多产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尤其是许多轻工业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源于农业,农业的稳定保障了其他众多产业的稳定。
此外,农业和环境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农业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安排农业活动对于保护土地资源,贯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也正因如此,我国长期以来都在稳定农业的发展。
其中,农业科技作为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自然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了现阶段的重点目标之一。
而就在最近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公开了一项数据——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更实现了人均粮食占有量493公斤的数据。并且今年目前已有的数据也十分可观,夏粮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995.6亿斤,较去年增产72.5亿斤。
而这恰恰反应了农业科技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帮助以及发展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现阶段的重要性。
农业科技发展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产值,而这项技术本身又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如果农业科技依赖进口,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粮食贸易,并且在农业现代化上受限于他人。从长期发展来看,智能化的农业装备、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直接途径,因此坚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其实就是在帮助老百姓端稳手上的饭碗。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回到了如何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关于这个问题,从目前可以收集到的信息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政策方面的引导和机制创新。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推出相关的地方政策并推进落实,以此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考核评价,撬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各就各位,形成合力。
农业部在此前其他媒体的采访中也提到,2024年上半年,农业部和17家中央部委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了401项科技需求,编制了重点研发计划2024年项目申报指南,借此来进一步提升科研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并且还强调了会关注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智能高端农机等产业急需的短板弱项,全力攻关。此外,在相关的文件中也反复提及了“努力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全链条”这一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就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通过强化企业与高校间的技术交流,将农业发展目标落实到实业,在政策鼓励下,刺激企业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中,将更多智慧农业相关的产品推广到市场,形成自主品牌引导下的农业仪器设备市场。同时,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事实上,这对于企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和趋势,为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而言之就是要多方面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共同促进我国农业稳定积极的发展。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2025-04-30 16:22:45
-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