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全球最大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2025年04月30日 17:34:2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379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
近日,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主导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方法学》期刊发表突破性成果,正式发布全球最大、最全面的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新加坡纳米孔表达数据集。这一数据集的公开,标志着RNA研究从“碎片化拼图”迈向“全景式阅读”的革命性跨越,为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罕见病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工具。
传统短读长RNA测序技术如同将一本厚书撕成碎片后尝试重建内容,其150-300bp的读长限制导致无法完整捕获全长RNA分子、剪接异构体及融合转录本等复杂结构。S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LRS)则突破了这一瓶颈,其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够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如同阅读整页甚至整章内容。
研究团队在14个人类细胞系中生成了超过7.5亿条长读长RNA序列,覆盖了传统方法难以解析的复杂RNA变异。数据显示,LRS在识别癌症相关融合基因、非编码RNA调控元件及RNA化学修饰(如m6A甲基化)方面的灵敏度较传统方法提升3-5倍。
。SG-NEx通过直接解析全长转录本,避免了传统短读长测序在比对重复区域时的假阳性/假阴性问题。例如,在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CGG重复扩增)诊断中,LRS技术将诊断准确率从传统方法的65%提升至98%,并首次实现了预突变(55-200次重复)与完全突变(>200次)的精准分型。
SG-NEx数据集揭示了肺癌中EGFR基因第19外显子缺失的8种新型异构体,其中3种异构体携带独特的磷酸化位点,对第三代EGFR-TKI药物响应率差异达40%。这一发现推动了“异构体特异性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例如针对ALK融合基因E13:A20亚型的劳拉替尼衍生物研发。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研究中,SG-NEx首次解析了C9orf72基因六核苷酸重复扩增区域的RNA焦磷酸修饰图谱,发现m6A修饰密度与疾病进展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78)。基于该数据开发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通过特异性阻断m6A“阅读蛋白”YTHDF2的结合,显著延缓了小鼠模型的神经元死亡。
美国Broad研究所利用SG-NEx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IsoNet”,在未标注数据中识别新型RNA异构体的准确率达92%;欧洲罕见病联盟(EURORDIS)联合23国实验室,基于SG-NEx标准建立了“长读长测序诊断流水线”,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外显子跳跃变异的检测周期从6周缩短至72小时;罗氏制药与A*STAR合作,利用SG-NEx中BRCA1基因第11外显子环状RNA(circBRCA1)数据,开发了全球首个靶向circRNA的siRNA药物,在卵巢癌异种移植模型中使肿瘤体积缩小76%。
SG-NEx的发布不仅是RNA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更是精准医疗从“基因组中心”向“转录组中心”转型的关键一步。正如A*STAR GIS执行董事Wan Yue博士所言:“我们正在揭开RNA世界的‘暗物质’,这些数据将重新定义疾病的分子边界,并最终改变临床决策的底层逻辑。”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临床验证的深入,长读长RNA测序有望在5年内成为肿瘤、神经疾病及遗传病诊断的“新常态”,为全球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国家药监委综合司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2025-07-31 18:48:42
-
7月30日,《自然》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百微米级、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这一成果。2025-07-31 16:56:39
-
上海5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成立。2025-07-31 16:02:01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近期发布了《关于征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北京)指南需求的通知》。2025-07-31 15:55:01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18%,这一数据凸显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2025-07-31 15:16:2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2025-07-31 14:53: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