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新专业开设 哈工大将开设智能视觉工程专业
2024年06月25日 08:59:2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466

为了让智能视觉更好地服务人类,今年哈工大新开设了智能视觉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其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计新增本科专业24个,智能视觉工程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智能视觉工程是医学影像学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结合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这一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增专业目录中,包括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20个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培养在电子、软件与信息、航空航天、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施展拳脚的应用型人才,智能视觉工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个。
 
  作为今年新增设的本科专业之一,智能视觉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为了让智能视觉更好地服务人类,今年哈工大新开设了智能视觉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其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智能视觉工程是一个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学科,本专业致力于通过相应课程和实训,培养具备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工程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开发与应用。
 
  智能视觉工程专业与现有的多个专业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关联,但从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来看,智能视觉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专业都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和交叉。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内容、技术基础和就业前景上与智能视觉工程最为接近。
 
  人类通过眼睛和大脑能够感知和理解复杂多变的事物,但是如果长时间地用眼和用脑,就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通过空间光学与机器视觉技术的结合,模拟人类的视觉功能,使机器或系统像我们人一样聪明,不仅能看、能理解、能思考,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准确处理海量的图像数据。即使是在人类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下,也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服务。
 
  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的设置背景是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四新”建设,旨在培养扎实掌握智能视觉工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人才;具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能够引领智能视觉工程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智能视觉工程专业的课程或许包括《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X线成像技术及设备》、《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成像技术及设备》等。智能视觉工程专业是一个结合了医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未来的就业方向为航空航天与无人机、游戏与虚拟现实、运输与物流等方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内容涵盖贵州省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行业管理、备案、建设、电网接入、运行及监管。
    2025-05-07 10:51:11
  • 十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深入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2025-05-07 10:24:20
  • 支持仪器仪表关键技术攻关!工信部部署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

    工信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要落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低空装备等领域政策措施,支持仪器仪...
    2025-05-07 09:58:22
  • 预算198万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采购2025年度仪器设备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的2025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预算198万元,采购项目名称为2025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2025-05-07 09:34:00
  • 绿色转型 从快递包装开始

    为填补我国在快递包装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白,最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发布,并将于6月1日施行。
    2025-05-06 16:44:28
  • 一季度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4%。
    2025-05-06 16:35:0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