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沸腾时代”成为关键词 气候问题该如何应对
2024年06月13日 08:47:1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772

无论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从长期的数据来看,世界气象组织还是给出了警告——由于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从长远看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会愈加极端。而这一警告也引出了一个新的关键词——沸腾时代。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2023年夏天,连续40度的高温天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世界气象组织(WMO)给出的解释是厄尔尼诺现象再现带来的影响。而当时科学家就做出了推测,指出如果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真的到来2024年夏季可能出现的暴雨洪水或极端高温的可能性会明显上升。
如今来到2024年的夏天,尽管天气逐渐上升,不少地区也出现了阶段性的高温天气,但是整体相较于去年却有一定的降温。对此,WMO给出的解释是拉尼娜现象回归为全球带来了降温气候。然而无论是厄尔尼诺现象还是拉尼娜现象,从长期的数据来看,世界气象组织还是给出了警告——由于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从长远看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会愈加极端。而这一警告也引出了一个新的关键词——沸腾时代。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沸腾时代。简单的说就是地球上的气候出现一个向全球变暖恶性循环的过程。比如极地冰川和冻土,正在融化并释放出大量的碳和水蒸气。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层,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
可以说沸腾时代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并且这种严重性可以在大量的数据上得到体现。以温室气体为例。根据相关报告显示,目前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总体仍处于持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工业化前高出50%。而与之相对的是近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45℃。而我们每年都会听到的“今年是最热的一年”尽管像是“段子”,但其实也充满了讽刺意义,因为过去10年切实的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而沸腾时代的出现,同样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巨大的甚至破坏性的冲击,农业、渔业、畜牧业等与人类生存相关的产业因此遭受着破坏性打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如何为“沸腾时代”减碳、降温作为课题进行攻克。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随之出现——人工碳汇。人工碳汇主要包括陆地生态人工碳汇、陆地地质人工碳汇、工业人工碳汇、海洋人工碳汇四大途径。其中人工碳汇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些固碳手段,包括植树造林、草地恢复、施用人工腐殖质等人工干预手段。而陆地地质人工碳汇则指通过深部咸水层封存、地下玄武岩矿化封存等工程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注入深部地质储层,使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工业人工碳汇总结来说就是用现代技术补碳并实现转化。海洋人工碳汇则涉及海岸带生态增汇、渔业碳汇、海洋地质碳封存等五类蓝碳技术,也是目前被寄以厚望的一种碳汇模式。
人工碳汇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介入二氧化碳的循环中,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实现碳中和,阻止恶性循环加剧。但背后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
一方面,人工碳汇技术发展本身带动的市场往来,能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增加产业多样性,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人工碳汇是主动减缓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总体来说,人工碳汇是一个科技发展主导的,目的是环境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其基础是相关科技产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换言之,气候问题发展到今天,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在用科技寻求解决方法。实际上,随着各地开始部署固碳基建设施,这个工作发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自然也并非遥不可及。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2025-04-27 14:41:52
-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2025-04-22 09:43:43
-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