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便捷、高效的成像分析工具!智能云脑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平台问世
2024年06月07日 10:30:38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000

近日,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系屈小波教授团队运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开发出智能云脑成像系统。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磁共振诊断(MRI)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磁矩的医学影像技术。与传统的X线和CT等影像技术不同,MRI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无辐射的特点。其图像质量也远高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的各种结构,如肌肉、神经、血管等。此外,MRI还可以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图像,以便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然而,临床主要关心影像质量,忽视了非常宝贵的装备原始数据。受采集条件及信号特点制约,大量数据未能充分利用。此外,医院之间技术水平和资源差异导致数据处理不一致,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
近日,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系屈小波教授团队运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开发出智能云脑成像系统。该团队结合边缘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提出开发云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先进的AI算法,为放射科医师提供便捷、高效的成像分析工具。
该系统具备磁共振装备的原始数据处理、图像重建、自动统计分析、人工智能零代码编程等功能,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科研。目前已投入应用的是云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第一代系统——智能云脑成像系统。该系统支持对不同供应商的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量化和分析,还提供自动分析寻找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彩色三维可视化、算法验证等实用功能。
长期以来,各医疗机构从成像扫描仪获取的磁共振原始数据体量庞大,储存在本地,占用大量网络宽带及储存设备,且限制了医疗数据共享和跨机构研究。运用云磁共振成像系统,大量原始数据可以上传到云计算服务器或本地边缘节点,实现快速图像重建、物理信息合成数据训练等高级任务,并通过浏览器或移动设备分发给各地的云放射科医生,用于诊断疾病并撰写报告。
如今,云磁共振成像系统计划经历四代发展路线,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系统性能,最终实现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并达到满足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远程网络传输条件。
云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个集成先进算法和强大硬件的在线平台,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无需安装任何程序,第一代系统演示版已在网上发布,并成功在多家医院落地应用。该团队分析了云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技术路线及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磁共振权威期刊《磁共振快报》。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2025-05-06 11:57:34
-
山东中医药大学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40万元。2025-04-28 09:42:04
-
日前,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针对医用机器人、人工智...2025-04-08 09:59:13
-
严控医疗器械质量关卡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强化检验、复检、处置全流程监管。要求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检验,对拒不配合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复...2025-03-31 15:14:10 -
2025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对进口医疗器械境内生...2025-03-28 15:03:18
-
近日,毕节市妇幼保健院就“毕节市妇幼保健院采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试剂项目(二次)”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787.6...2025-03-25 09:15:4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