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科技产业与制造业持续发力 新能源产品仍是消费市场主力
2024年03月27日 13:38:1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453

就消费市场而言,我国今年开年的表现已经非常突出,尤其是在科技产业与制造业上,较去年都有突出的表现。根据近日工信办公开的数据来看,在年初(1月、2月)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从三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来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便成为了消费市场的热点话题,而这项举措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在保证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国家消费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各产业建设。换言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就消费市场而言,我国今年开年的表现已经非常突出,尤其是在科技产业与制造业上,较去年都有突出的表现。根据近日工信办公开的数据来看,在年初(1月、2月)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5.5%,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8.7%。
 
  在这之中,除了有餐饮、旅游、电影等娱乐性消费做出贡献外,通讯器材零售额的增长,以及数字和绿色等新型消费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这块,对整个产业发挥除了强劲推进力。
 
  根据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8.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量同比增长了37.2%。而这也和鼓励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大方向相契合。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老车,这些车辆中不乏排放较为夸张的燃油车,通过消费刺激鼓励车主淘汰旧油车购置新电车或者混动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通过以旧换新促进市场向绿色经济方向发展。
 
  而除了汽车产业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在此前媒体采访中做出的回复,“1—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实现了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新动能产品增长较快,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数字赋能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
 
  换言之,围绕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产业与制造业正持续迈向现代化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与高精尖技术走出实验室的两个重要举措为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提供了助力,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这对于后续的大型设备更新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体来说,目前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相关技术也在持续推进,包括科技产业与制造业在内,市场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出来。考虑到后续相关政策还会进一步促进市场活力,未来科技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或将刺激众多产业得到积极发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贵州省印发《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内容涵盖贵州省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行业管理、备案、建设、电网接入、运行及监管。
    2025-05-07 10:51:11
  • 十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深入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2025-05-07 10:24:20
  • 支持仪器仪表关键技术攻关!工信部部署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

    工信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要落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低空装备等领域政策措施,支持仪器仪...
    2025-05-07 09:58:22
  • 预算198万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采购2025年度仪器设备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的2025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预算198万元,采购项目名称为2025年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2025-05-07 09:34:00
  • 绿色转型 从快递包装开始

    为填补我国在快递包装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白,最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发布,并将于6月1日施行。
    2025-05-06 16:44:28
  • 一季度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4%。
    2025-05-06 16:35:0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