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上市猪企业绩抢先看,生猪“三巨头”表现如何?
2024年03月05日 14:13:59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点击量:5589

近来,部分上市猪企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表现。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猪肉一直是我国居民较为主要的肉类来源,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部分上市猪企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表现。
 
  温氏股份近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3.2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2.89亿元,同比下降219.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4.50亿元,同比下降229.87%;基本每股收益为-0.96元。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温氏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2,626.22 万头,同比增长46.65%,毛猪销售均价14.81元/公斤,同比下降 22.26%。报告期内,公司肉猪销量增加是营业总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公司将继续按照“固本强基,稳健发展”的总基调,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疫病防控,努力提 升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成本。
 
  2023年,牧原股份净利润预计亏损38亿元–4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9.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9亿元–4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32.6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7亿元–4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46.9亿元。牧原食品称,2023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主要系报告期内生猪价格较去年大幅下降。
 
  2023年,新希望预计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6061万元。不过,新希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187.96万元。
 
  新希望称,报告期内,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影响规模净利润增加,影响金额约为 51 亿元-52 亿元,本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023年温氏股份、牧原股份预计同比由盈转亏,新希望预计扭亏为盈。同时,三家上市猪企披露业绩预告时均提到,报告期内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2023年经营业绩。业内人士表示,在亏损持续、产能收缩之下,行业对猪价预判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 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2025年农业补贴政策清单出台

    近日,国家发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2025-04-28 13:18:34
  • 筑牢肉制品安全防线,食品检测设备不可或缺

    食品检测设备在应对这些挑战、保障肉制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5-04-27 14:48: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