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中国科大等在原位同步辐射的催化研究中获进展
2024年02月11日 11:08:44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425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姚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宝玉团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王子运,综合利用多种同步辐射原位技术,在质子交换膜(PEM)二氧化碳转换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进展。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将二氧化碳捕集转换,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EM技术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转化(CO2RR)由于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且可大电流、长时间稳定工作,是实现工业化碳转换较有前景的方式之一。而利用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的多种先进表征技术研究催化剂在服役状态下的结构演变和反应机理,对于开发酸稳定的碳转换催化剂和膜电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姚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宝玉团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王子运,综合利用多种同步辐射原位技术,在质子交换膜(PEM)二氧化碳转换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进展。该研究利用再生铅催化剂(r-Pb)在宽pH范围内取得了较高的CO2RR活性,在2.2 V压下、连续工作5200小时的条件下产生甲酸的法拉第效率超过93%,电流密度达到600 mA/cm2。
 
  为厘清r-Pb催化剂在CO2RR反应中的真实活性结构,该研究发展并自研了适用X射线吸收谱的膜电极CO2RR原位装置,分别在合肥光源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线站和北京光源XAFS线站开展了离线和原位表征。原位X射线吸收谱技术发现,r-Pb在CO2RR的还原电位下发生了由Pb/PbSO4向Pb/PbCO3的动态结构演变,金属态Pb与PbCO3在还原电位下一定比例的共存是最终产生甲酸高选择性和活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进一步基于合肥光源原位红外谱学技术,基于自研原位红外装置,采用13C同位素标记的13CO2开展了CO2RR的原位红外研究,发现PbCO3表面的气态CO2会首先经过表面活化过程进入PbCO3晶格,再由晶格中的C转换成最终的HCOOH产物,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r-Pb催化剂的固相动态转变诱导晶格碳活化和CO2转化机理。
 
  相关研究成果以Durable CO2 conversion in the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system为题,于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仪器行业利润增长15.3% 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发布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及解读,仪器行业利润增长15.3%,整体发展稳中向好。
    2025-05-06 11:56:45
  • 汉邦科技科创板上市 拟募资5亿加码色谱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2200万股新股,发行价22.77元/股,募集资金约5.01亿元,净额4.31亿元。募...
    2025-05-06 11:26:10
  • 中和招标有限公司离子色谱仪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离子色谱仪采购,项目编号:0760-2542JG030602,招标范围:离子色谱仪,招标机构...
    2025-05-06 11:04:36
  • 就等你了!“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报名开启

    2025年5月9日14:00,化工仪器网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特联合安东帕(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举办“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2025-05-06 10:36:28
  • 预算291万元 中国农科院采购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设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绿色发展装备购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91万元。
    2025-04-29 10:17:20
  • 超2.9亿元采购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将集中购置数百套仪器设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采购数百套仪器设备,包括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圆二色光谱仪等,预算总金额超2.9亿元。
    2025-04-28 15:00: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