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准确度达到87.8% 我国自主研发高灵敏度心磁图仪面世!
2023年05月30日 11:29:0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4353

日前,中国心磁图自主研发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心磁图仪——谛听·高灵敏度心磁图仪在上海面世,其灵敏度达到5飞特。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心磁图是一种心肌缺血功能学检查方法,具有信号高度保真、对局部电流高度敏感的技术特点,灵敏、快速、无创、无辐射,在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评估、长期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还可用于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评估。
 
  近段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心磁图的动态变化过程蕴含丰富的缺血定位信息。另外,研究证实心磁图对于微循环障碍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对心肌缺血评估具有明确价值,是现有心脏检查的重要补充。并且随着国内外对心磁技术的关注逐步提高,人工智能分析、多模态融合、心脏康复、肿瘤心脏病学等学科与心磁技术的交叉,逐渐成为心磁下一阶段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热点。
 
  日前,中国心磁图自主研发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灵敏度心磁图仪——谛听·高灵敏度心磁图仪在上海面世,其灵敏度达到5飞特。这意味着中国心磁图仪的技术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这款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心磁图仪创新性地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八维降噪技术以及智能分析,能够在百万倍地球磁场下提取高质量的微弱心磁信号。谛听·高灵敏度心磁图仪能够动态显示心磁定量指标;通过研发AI智能分析模型,心磁图分析诊断的准确度已达87.8%。
 
  从技术本身而言,目前国内心磁技术快速发展。在临床应用上,建立心磁的诊断标准和体系,是未来心磁技术发展的关键。据悉,研发该高科技设备的中国企业为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下属生物磁产业化企业,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心磁图仪重点专项课题承担单位。该企业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心磁图仪专项,致力与临床专家共同建立心磁大数据平台,推动心磁仪的临床应用。
 
  疗设备的性能和临床价值挖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医工紧密合作。中科院微系统所十多年前从“零”开始组建超导团队,经过艰苦努力,研发了5飞特级灵敏度心磁图仪。接下来,团队还将联合更多的临床医院和专家进行合作,使谛听·高灵敏度心磁图仪更加普及易用,并共同打造中国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486.17万元 伊犁州友谊医院采购一批医疗设备

    伊犁州友谊医院就“伊犁州友谊医院2025年第二批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86.17万元。
    2025-05-12 09:14:05
  • 为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提供系统性指引

    4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1:57:34
  • 预算240万元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采购医疗设备

    山东中医药大学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40万元。
    2025-04-28 09:42:04
  • 国家药监局:十项举措 助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日前,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针对医用机器人、人工智...
    2025-04-08 09:59:13
  • 严控医疗器械质量关卡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抽检方案,强化检验、复检、处置全流程监管。要求严格依据标准开展检验,对拒不配合企业实施信用惩戒,复...
    2025-03-31 15:14:10
  • 国家药监局发布新公告 进一步优化进口医疗器械境内生产流程

    2025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对进口医疗器械境内生...
    2025-03-28 15:03: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