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火星垃圾数量庞大 未来探索或要关注垃圾回收
2022年09月30日 11:43:14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6025

“可持续发展”广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在多个领域都被认可的概念。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也促进了许多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垃圾回收便是其中之一。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可持续发展”广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在多个领域都被认可的概念。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也促进了许多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垃圾回收便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再生资源的回收有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有害垃圾的回收有利于无害化处理的进行,可以有效地减轻环境压力。近几年垃圾回收工作的推进,也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不过,仅仅关注地球上的垃圾回收工作还不够。
近日,一篇题为《火星上遍布50年来的机器人探测留下的15694磅人类垃圾》的文章在海外媒体平台发表。在文章中提到:各国已经在14次不同的任务中向火星发射了18个人造物体。其中许多任务仍在进行,但在数十年的火星探索中,人类在火星表面留下了许多垃圾。这些垃圾包括了废弃的硬件、不活动的航天器和坠毁的航天器。
事实上,这种情况理论上还会加剧。一方面,人类并不会减缓或者停止探索火星的脚步,而火星也只是人类迈向更遥远星系的一个节点;另一方面,航天器中有一个用于保护航天器的模块,这个模块包含了用于穿越火星大气层的隔热罩以及用于软着陆的降落伞等部件,这些部件在完成工作后都会分离,并丢弃在火星表面。也就是说,随着人类对于火星探测的不断深入,遗弃在火星上的航天器硬件垃圾以及废弃的航天器也会越来越多。
更糟糕的是,目前许多国家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也比较微妙。此前曾有科学家表示,目前针对火星垃圾的担忧主要是集中在其对于未来探测任务可能构成的威胁。但实际上,根据“毅力”号团队记录的数据来看,这个风险非常低。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那些遗弃在火星上的完好的航天器不属于垃圾,而是人类探索火星留下的历史痕迹。
当然这种观点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是不成立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火星垃圾的处理工作,并给出了相关的方案。不过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想要很好地处理这些垃圾尚且存在难度,但至少从航天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探索火星,垃圾回收这个问题,是需要考虑并且思考如何解决的。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G-NEx采用的长读长测序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单次测序读长可达10kb以上,能直接读取完整的RNA分子。2025-04-30 17:34:22
-
聚焦细分领域创新!富安达智能携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闪耀IE expo China 2025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传感器应用硬件的企业,富安达智能携多款气体传感器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IE expo China 2025。2025-04-30 16:22:53 -
2024年4月以来,青岛海洋科技大市场已累计遴选发布科技成果4040项。2025-04-30 16:22:45
-
iPS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技术,将普通细胞转化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为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2025-04-30 16:22:32
-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025-04-30 16:02:30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2025-04-30 14:03: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