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正文

新一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来袭,填补了有色行业分析标准空白
2021年03月03日 14:03:37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784

2021年1月28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下达的有关标准制修订计划的要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热镀用锌合金锭》等10项重金属标准网络审定、任务落实工作会议。其中关于行业标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铜熔炼渣中铜、铁、硫、二氧化硅、砷、铅、锌、锑、铋、镍、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申报立项成功,该标准起草单位定位为西南铜业。

  【化工仪器网 标准】2021年1月28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下达的有关标准制修订计划的要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热镀用锌合金锭》等10项重金属标准网络审定、任务落实工作会议。其中关于行业标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铜熔炼渣中铜、铁、硫、二氧化硅、砷、铅、锌、锑、铋、镍、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测定)》申报立项成功,该标准起草单位定位为西南铜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利用原级X射线或其他光子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次级X射线),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其原理是:试样受X射线照射后,元素的原子内壳层电子被激发,并产生壳层电子跃迁而发射出该元素的特征X射线,通过探测器测量元素特征X射线的波长(能量)的强度与浓度的比例关系,便可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在我国铜熔炼渣的综合利用处理中均需及时准确分析熔炼渣成分,在冶炼过程中对进入到渣中的有毒有害元素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下游企业的污染和对环境的污染。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铜熔炼渣中的各项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不仅可掌握渣含铜、硅铁比等多种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对于熔炼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标准可填补国内无铜熔炼渣成分分析检测标准、分析方法的空白。此外,该标准还具有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分析速度快、测定元素的含量范围宽、分析试样制备简便等特点。为火法铜冶炼生产企业提供及时的指导数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为火法铜冶炼及下游企业绿色环保生产提供坚强支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X射线光栅单色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线光栅单色器,镜箱组及狭缝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60339,招标范围:...
    2025-05-06 10:51:02
  • 预算281万 安徽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就“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合肥观测实验站建设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281万元。
    2025-05-06 09:27:22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 市场数据丨3月光谱仪中标盘点 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近3倍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
    2025-04-28 16:44:5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