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拓宽 锂电池前景一片向好
2021年03月02日 15:16:2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512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第一,累计销量超过5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达10.9%,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 近年来,交通出行模式、汽车产品形态、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第一,累计销量超过550万辆,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达10.9%,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指出,要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协调推进、开放发展四大基本原则,加之2019年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全面取消,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按照SNE研究的数据,动力电池到2025年将达到1670亿美元的规模,比届时预计15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市场还要大。
 
  资本市场向来都是你追我赶,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自然会不断提升,此番便为锂电池的应用拓宽了边界。当下,锂电池已在大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电动船舶、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广泛应用。而今天,小编要讲的是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作用。
 
  大多数人选择新能源汽车源于其节能减排,轻巧便利。而在选车的过程中,买家会反复思考整车的续航能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也是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标志性部件。锂电池凭借其电压高比能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无公害、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充电快、重量轻等优点在众多动力电池中脱颖而出,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锂电池又可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而新能源汽车多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政府一直推崇科技创新,既然锂电池市场前景明晰,各位研发大将们自然不会止步于当下。在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突破性技术”的发布会上,锂金属电池位于其列。这说明,锂金属电池正在被誉为一项新的突破性技术。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在锂金属电池中,阳极本身是由锂制成的,这意味着电池阳极上几乎每一个原子都可以用来产生电流。从理论上讲,锂金属阳极可以比同等重量和体积的石墨多存储 50% 的能量。作为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者QuantumScape 公司、卡耐基梅隆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表示,这种锂金属电池拥有较大的能量密度和极快的充电速度,而且更加安全稳定。历经五年的成熟期后,锂金属电池的使用会使电动汽车像汽油汽车一样方便和便宜。
 
  无疑,该技术的推出会让锂电池进一步在市场上扎稳脚跟,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成为了电池行业内的强劲增长点,产品需求放量趋势已成,锂电池需求将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出炉

    日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决策部署,经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现对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
    2025-05-06 14:34:29
  • 我国首台大型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启动建设 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4.4米口径JUST光谱望远镜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启动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观测,2032...
    2025-05-06 13:45:00
  • 新超导电路设计或让量子处理器提速10倍!

    5月6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展示了一种全新超导电路设计,该设计可让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
    2025-05-06 11:26:57
  •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提升能源企业发展动能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
    2025-04-29 11:06:13
  • 加速培育技术创新 国家2025颠覆性创新专项申报指引发布

    近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
    2025-04-28 10:47:21
  • 推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工信部启动工业领域2025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推荐工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启动了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5月12日起开启申报。
    2025-04-25 13:54: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