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冻哭预警地图出现网络 科学仪器助你安全保暖
2021年01月08日 08:55:21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4937

而在众多的检测手段中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多面手。作为一种定性定量检测化合物的方法,液相色谱技术在多类服装的检测中都有较为广泛的运用,而且适用的检测对象也相对全面。像是近年来大众比较关心的纺织品中芳香胺的检测,就是借助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来完成的。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增添衣物可以算是实惠有效的保暖方式了,而南方的秋衣秋裤,北方的棉衣棉裤对于当地人来说,都可以算是冬季保暖的神器,但是你知道么,想要穿的舒服,穿的安全背后也有着不小的学问。
 
  冬季的保暖衣物种类有许多,其中有的还是贴身衣物,正因如此,保证衣服的安全,对于着衣者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而提到衣物常见的安全问题,就有很多内容可以聊了。我们可以从基础也是常见的一类服装问题开始切入——有害物质残留。
 
  由于服装本身材质有许多,加上不同材质用到的印染技术、加工技术等都存在差异,因此出现化学物质残留并非一件罕事,而如果加工衣物的工厂技术不到位,或者后续检测中出现了疏漏,那么残留有有害物质的衣物自然也会流入市场。
 
  至于服装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大概有有害重金属、游离甲醛、致癌芳香胺、荧光剂等。事实上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服装纺织品等相关检测指标中的日常检测监测内容。因此,大部分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来完成检测。例如如果需要检测服装中的重金属污染就可以采用荧光光度计来进行取样分析。
 
  而在众多的检测手段中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多面手。作为一种定性定量检测化合物的方法,液相色谱技术在多类服装的检测中都有较为广泛的运用,而且适用的检测对象也相对全面。像是近年来大众比较关心的纺织品中芳香胺的检测,就是借助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来完成的。
 
  此外,液相色谱同样适用于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根据纺织行业标准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中的说明。纺织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而目前相关的快检工作中,则是采用色谱法完成荧光增白剂的日常检测。
 
  事实上不仅仅是冬天,衣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一年四季都陪伴着我们,而服装安全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今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科学仪器发展,正规渠道销售的衣服一般来说是不会遇到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因此从实际出发,百姓只要在正规的渠道购买有相关凭证的衣物,背后就是有科学仪器以及相关检测机构保驾护航的。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X射线光栅单色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线光栅单色器,镜箱组及狭缝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60339,招标范围:...
    2025-05-06 10:51:02
  • 预算281万 安徽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就“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合肥观测实验站建设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281万元。
    2025-05-06 09:27:22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 市场数据丨3月光谱仪中标盘点 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近3倍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
    2025-04-28 16:44:5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