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遥感+固废”,精准判经纬 执法监管效率大幅提升
2020年11月20日 08:58:24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5531

生态环境部称,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清废行动2019”)中,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综合运用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生态环境部称,在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清废行动2019”)中,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综合运用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
 
  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构建了固废排查整治遥感核实技术方法,建立了固体废物遥感解译标准,“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固体废物执法系统”的业务模式,保障了“清废行动2019”专项行动的高效、有序实施。
 
  行动中,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完成了长江经济带主要水系沿岸共103万平方公里的固体废物疑似点位解译,监测范围占整个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50%。通过对比发现,遥感技术开展固体废物解译与核实所耗费的成本仅为人工成本的1/5。
 
  也就是说,采用遥感技术能够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准确核实固废点位经纬度、准确判断固废整治情况、准确下结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监管效率。
 
  实际上,各地在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都传来了好消息。
 
  如包头市,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市冶炼渣堆场、燃煤产物堆场、脱硫石膏堆场、尾矿库、其他固废堆场、煤炭料场、精铁粉料堆、被破坏场地等8类场地进行“回头看”监测,共筛查出场地1565块。
 
  如中山市,搭上了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通过智慧环境卫星平台,通过遥感卫星影像光谱筛选出裸地,运用AI技术对数据、光谱、图像图层变化进行比对分析,然后锁定倾倒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线索和地域风险点。
 
  如河北,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截至2020年4月,已经核实确认3386处垃圾乱堆乱放点,并且督促做好了清理和整治工作。
 
  说起来,生态环境部在2018年底还发布了《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的方法、产品制作、质量控制等内容。而对秸秆焚烧的遥感监测,自2009年起夏秋两季都会进行每日遥感监测。
 
  综上,在固废领域应用遥感技术,还是前途可期的。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
    2025-04-29 15:47:14
  • 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2025-04-27 14:41:52
  • 预算178万 广州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
    2025-04-27 09:46:13
  •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
    2025-04-22 09:43:43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中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
    2025-04-21 13:21:53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