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气泡水市场潜力大 临界萃取为市场注入健康新品类
2020年08月28日 09:18:00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整理 作者:Mary 点击量:5796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及健康意识的提升,碳酸饮料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市场增长的趋势不明显。在碳酸饮料开始被许多人抛弃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寻求新的代替品。轻微含气,口味清爽又健康的气泡水代替碳酸饮料成为了大众的新宠。如今口感丰富又健康的气泡水正以快速增长之势取代传统浓烈刺激口感的碳酸饮料。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作为碳酸饮料的替代品,气泡水饮品在国内逐渐走俏。在“无糖”“健康”概念的推动下,不仅新兴品牌纷纷入局,迅速发展壮大,连老牌饮料巨头也开始布局气泡水市场,争夺份额。近日,某凉茶企业抓住当下市场发展契机,通过先进萃取技术,把气泡水与茶结合,打造气泡水市场健康新品类。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及健康意识的提升,碳酸饮料被贴上了“不健康”的标签,市场增长的趋势不明显。在碳酸饮料开始被许多人抛弃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寻求新的代替品。轻微含气,口味清爽又健康的气泡水代替碳酸饮料成为了大众的新宠。如今口感丰富又健康的气泡水正以快速增长之势取代传统浓烈刺激口感的碳酸饮料。
 
  气泡水市场被行业人士看好,不少企业加快布局该领域。日前,某饮料企业推出泡泡茶、碳酸咖啡新品饮料,是一款创新跨界型的瓶装饮料,除加入咖啡原料外,还充入了碳酸气泡。
 
  而近日,一凉茶企业也抓住市场的发展契机,通过研发升级,并采用先进的萃取技术、工艺把气泡水与茶结合,推出新型泡泡茶品类,为气泡水市场注入新的需求。
 
  作为气泡水的创新品类,泡泡茶主要是将消费者熟悉的流行元素气泡水,与茶结合起来,既有传统茶的风味口感,又口味清爽,也给气泡水饮料增添一种新的味觉体验。但是,若要充分锁住茶叶原有风味口感还要依托于先进的萃取技术、工艺,通常要经过萃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过滤去茶渣取得的茶汁。
 
  笔者了解到,传统萃取茶大多采用加一定量热水的方式萃取过滤出茶汤,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留茶叶原有风味,但是由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萃取,在一定程度上对茶中活性物质造成破坏,茶叶营养成分损失严重。更值得一提的是,茶叶萃取物中含有不溶物,造成茶叶萃取物品质下降,而且得到的茶叶萃取物香气也不足。
 
  近年来,随着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提高了茶叶萃取分离能力,从而能够达到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目的。据说,市面上出现的茶叶超临界萃取机设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喷洒的萃取剂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避免温度太高或太低影响茶叶萃取效果,并减少萃取茶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也能很好地锁住茶叶萃取物的风味和香气。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当下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正成为市场消费主体,口味清爽又时尚、健康的气泡水迎来了风口。相比传统碳酸饮料品类,泡泡茶更健康,口感更丰富,并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气泡水饮料细分市场中特定场景和特定人群的边界,产品本身生命力很强,或能在饮料品类赛道上拿下新战绩,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分离效率高达99.9% 全血高效分离技术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研究员杨慧团队在全血高效分离技术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最快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3毫升全血的分离工作,...
    2025-02-28 14:02:16
  • 我国成功掌握硼-10同位素规模化分离技术

    硼有两种稳定地同位素,分别是硼-10与硼-11。其中硼-10具有卓越的中子吸收特性,其对热中子的吸收截面远高于自然丰度的硼和其他许...
    2024-10-09 11:59:46
  • 我国科研团队稀土元素高效膜分离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陈熙萌、李湛团队的一项题为“构建二维异质结构通道:利用工程化生物膜和石墨烯进行精准的钪筛分”的突破性...
    2024-06-06 13:43:03
  • 预算300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采购血细胞分离机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血细胞分离机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33-24110401)”发布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00万...
    2024-03-19 11:37:5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