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使用公筷文明用餐 预防食源性疾病人人有责
2020年04月29日 16:06:3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359

当我们去一些大酒店吃饭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个人的面前摆着两双筷子,有些人会不理解为何饭店会这样,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筷和私筷。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当我们去一些大酒店吃饭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个人的面前摆着两双筷子,有些人会不理解为何饭店会这样,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筷和私筷。
公筷的使用其实从很早就开始提倡了,尤其是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餐桌文明实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能及时且有效的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减少多人用餐时的交叉感染。对于习惯合餐的中国人来说,很难做到一个人吃饭。因此推行使用公筷公勺,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心,上海以及陆续推进了分餐制工作,引导大众形成健康用餐方式。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制定了《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以固化上海健康餐饮的经验和做法,规范分餐位上、分派式、自助餐式和公筷公勺自取式四种分餐模式,引导广大市民形成健康的用餐方式,该标准将于4月29日正式实施。
同时,上海还制定“分餐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将建立长效推进机制,预计通过1-2年的努力,实现分餐健康知识宣传进社区全覆盖,分餐健康教育进学校全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供餐、公务接待分餐服务全覆盖,餐饮行业分餐制服务全覆盖。根据抽样调查显示,92%的市民支持使用公筷公勺。目前,上海市约30%餐饮企业已经提供分餐服务,部分家庭也积极参与,推广使用“公筷公勺”。
其实,不仅仅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众所周知,唾液和食物传播是人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阻断食物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推广使用“公筷公勺”,不仅可以对新冠病毒的传播起到预防作用,还可以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等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突出的卫生问题。
有证据显示,食源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其原因与饮食习惯相关,很多致病性微生物会经过共用餐具“经口传播”,比如肝炎、幽门螺旋杆菌、流感病毒等等。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病的罪魁祸首,被世卫组织列为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因子。而幽门螺杆菌存在于口腔唾液中,“大桌饭”往往是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医疗领域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有主要有幽门螺旋杆菌尿素呼气实验、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和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还有内镜下取黏膜的活检等方式。如果检查是阳性的,就证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是阴性的话就证明没有感染。一旦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炎症浸润现象,还会出现黏膜上皮增生、腺体萎缩和肠化生,终可致癌变。
因此,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公共卫生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餐桌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使用公筷公勺,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公共卫生的重视正是时代文化进步的标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荧光PCR法》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团体标准结合国产小型化的荧光PCR仪器,实现对目标菌的快速检测。。2025-05-06 14:48:56 -
安徽农业大学计划采购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仪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7200万元。2025-04-30 14:21:11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PCR仪中标89台,中标总金额2503.92万元,中标数量同比增长295.2%,中标金额同比...2025-04-30 11:04:37
-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委托浙江求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1332万...2025-04-30 09:18:07
-
丹纳赫2025年Q1业绩基本稳定 关税下预计全年核心收入仍将增长
丹纳赫第一季度业绩营收57.41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生命科学部门收入为16.80亿美元,其中生命科学仪器业务整体个位数下降。公司...2025-04-29 15:31:28 -
近日,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为建设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委托浙江广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2025-04-27 10:34: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