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黑臭水体治理空间还有多大?工程运营冷暖有别
2020年04月03日 09:35:42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4242

“黑臭水体”,既是环保“必答”命题,又以具现场感的形式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黑臭水体”,既是环保“必答”命题,又以具现场感的形式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国家专门为此制定了时间表。2020年是打好碧水保卫战收官之年,城市黑臭水体攻坚战关键的节点,按照“水十条”的要求,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要控制在10%以内。为将这一目标具体落实,紧随其后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又将城区内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责任落实至各级地方政府。
 
  三年后,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启了黑臭水体专项行动,开启了黑臭水体“真刀实枪”的时代。排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各地争相竞速碧水保卫战中这场“重头戏”。政策的高压下,城区内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在短期内迎来了工程大潮。
 
  如何给黑臭水“后一击”?
 
  来到中期“复盘”的关键时刻,黑臭水体治理有了新的命题:既要雷厉风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又要奔着“长制久清”。
 
  从现实情况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压力并不小。截至2019年5月,全国仍有19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零。两个月后,根据排查结果,全国共有77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在2020年首场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再次提及黑臭水体治理“成绩单”:截至2019年底,全国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86.7%。其中重点城市消除比例为96.2%,其他地级城市消除比例是81.2%。
 
  这也意味着,除了295个地级城市,还有县级市、县城、建制镇的黑臭水体治理压力不容小觑。因而接下来,黑臭水体的治理重点将是地级城市。另一方面,“初见成效”的黑臭水体也仍然难以确保真正实现“长制久清”。黑臭水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治理面临多重挑战。其中“黑了治、治了黑”,这样的周期性反复问题,成了一些地方的顽症。问题在于,过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累累。且具体工作执行得不够精细。
 
  “整治黑臭水体对城市来说,就是城市管理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黑臭水体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体包括外源问题和内源问题两类。业界专家认为,既要强调标本兼治,立戒“形式主义”,“南方多雨的地方,又必须走雨污分流这条路,老老实实做好控源截污。”
 
  截污首当其冲。“把污染的源头截住,不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边治理边污染。”但相较于通过截污纳管解决污水直排的“有无”问题,攻克雨污合流的“好坏”问题在实践中却更为棘手。“要还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这个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有资金方面的,也有技术工程方面的。”
 
  抓“服务包”窗口期
 
  在过去短短4年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的投资达到11000多亿元。时至2020年,黑臭水体的大蛋糕依然存在。
 
  2019年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出台,也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上了日程。同时,黑臭水体的专项行动会继续有力推动,尤其是长江、渤海沿线城市将会成为“重头戏”。很多水体治理后还要承担城市景观功能,景观施工量十分可观。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结果,要实现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投资需求或将超过7000亿元。
 
  与以运营模式为主的污水处理项目不同,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通常以工程形式为主,即多数具有“一次性”的特征。若按单位平方公里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本为5000万测算,将剩余黑臭水体数量取平均面积测算,则所剩余未治理的工程市场空间或将达到30亿。
 
  但随着“长制久清”深入推进,运营管护的市场也将有着更为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运营维护类的市场规模远小于工程市场,少量增量市场投资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相继涌现。社会资本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不仅可以解决政府短期集中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将环境治理的工程,转换成一个按效果付费、易于管理的合同。而目前黑臭水体项目的“回报机制”设计亦是需要深度探讨的“必考项”。
 
  “我们将联合住建部门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张波曾这样定义2020年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治理技术为基础,打通产业链的服务新模式将成为未来黑臭水体治理市场的重要方向。
 
  编辑点评:黑臭水体是百姓格外关注的水环境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长期以来,我国缺少系统的治理手段,导致黑臭水体治理进展不太理想。但近些年有关部门在加强治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成果被应用到黑臭水体治理上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首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交审议 构建系统化生态法治体系

    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生态法治体系迈入系统化新阶段。草案共1188条,分设总则、污染防治、生态...
    2025-05-03 09:20:42
  • 专注在线水质测量方案 戈普仪器携水质分析仪环博会大放异彩

    4月21-23日戈普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大放异彩,重点展出的流动电流仪、水质硬度分析仪、余氯总氯分析仪等核心产...
    2025-04-29 09:44:35
  • 创新与本土化双擎发力 破局水质监测行业变革深水区

    第26届中国环博会期间,哈希推出一代气敏电极法在线氨氮分析仪NH6000 sc和实验室全自动水质分析系统VT-7910两款新品。公...
    2025-04-25 13:31:32
  • 区域协同促发展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2025年度重大专项申报开启

    近日,生态环境部开启了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受理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8:00至2025年6...
    2025-04-24 13:47:28
  • 迪特西携水质检测利器亮相中国环博会 助力环保检测升级

    浙江迪特西科技有限公司携T50多参数水质分析仪、TP16智能消解器及QX6000紫外水质检测仪等创新产品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以...
    2025-04-23 09:08:50
  • 第26届中国环博会启幕:聚焦细分赛道,共探产业进化新路径

    2025年4月21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以“聚焦细分・持续进化”为主题,吸引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
    2025-04-21 15:37:5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