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标准>正文

《土壤 粒度的测定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发布
2020年01月17日 08:59:06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35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粒度的测定方法,近日,由生态环境部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的《土壤 粒度的测定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发布。该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正式实施。

  【化工仪器网 政策标准】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能够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须条件的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土壤粒度作为组成土壤的一个稳定的自然属性,与土壤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性质密切相关,所以土壤的粒度分析是地质、农业、环境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粒度的测定方法,近日,由生态环境部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的《土壤 粒度的测定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发布。该标准自2020年3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该标准是由中国凝噎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实验室、河北华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实验室、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实验室、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实验室参考引用了GB/T 6003.1《试验筛 技术要求和试验 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6005《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 筛孔的基本尺寸》、HJ 613《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以及HJ/T 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后起草的,规定了测定土壤粒度的吸液管法和比重计法。
 
  阅读标准后可知,方法的原理为先将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制成悬浊液,粒径大于0.063mm的颗粒由一定孔径的筛子筛分;小于0.063mm的颗粒依据斯托克斯定律,采用吸液管法或者比重计法测定。根据各级颗粒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并在半对数纸上绘制土壤粒径累积分布曲线,从而确定土壤粒度。试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为吸液管、恒温室或恒温水浴、振荡设备、鼓风干燥箱、电热板、离心机、分析天平、电导率仪、金属洗筛、称量瓶、离心管、比重计等。
 
  标准为首次发布,为此标准中详细介绍了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的制备、试样称样、去除干扰等步骤。此外,因吸液管法操作复杂而精确度高,比重计法操作相对简单且适用于大批样品测定,研究人员可根据测定目的选择试验方法。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玻璃打包机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项目编号:4197-244BOECDDT01/156,招标范围:玻璃打包机,招标...
    2025-04-24 13:43:04
  • 诚邀共赴结晶沙龙:更科学、更高效进行结晶研究、过程开发及放大

    2025年3月11日 19:00,梅特勒托利多自动化化学部特联合化工仪器网举办结晶沙龙系列活动,将邀请学术、产业界的结晶专家共同探...
    2025-03-07 09:55:42
  • 天准科技募资不超过9亿元 加码布局工业视觉等三大领域

    2月12日,天准科技宣布发行9亿元可转债,资金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半导体量测设备及智能驾驶控制器的研发及产业化。
    2025-02-14 14:26:19
  • 光学玻璃元件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玻璃元件,项目编号:0834-2441SH24A300,招标范围:光学玻璃元件1 8...
    2024-08-26 11:24:20
  • 真空规计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真空规计,项目编号:0834-2441SH24A237,招标范围:真空规计 1批,招标机构:上海...
    2024-07-31 11:11:48
  • 未来屏幕革命?继英特尔、三星后,又有企业投身玻璃基板技术研发!

    继英特尔、三星等科技巨头之后,据最新消息透露,另一家国际知名厂商也计划加入这一技术潮流,进一步推动芯片封装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2024-07-17 14:11:3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