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无畏前行 标准品行业进入发展高峰期
2018年08月02日 14:59:55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作者:WL 点击量:10479

标准品,即标准物品,又称标准物质,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以效价单位(U)表示。作为一种计量器具,标准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中,是维系各行各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标准品,即标准物品,又称标准物质,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以效价单位(U)表示。作为一种计量器具,标准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中,是维系各行各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事关环境、健康和安全等领域的检测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市场对整个标准品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从标准品的质量到种类,都有了新的时代发展需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中指出,到2020年,国家的一级标准物质数量将增长100%,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品种增加100%。我国标准品企业进入到激烈的角逐时期。标准品企业要想顺应时代,同步过渡到高速发展时期,还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研发和销售:以市场为导向
目前,的标准品市场涵盖的领域包括食品饮料、环保、制药/生命科学、法医、兽医和石化等。从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以食品饮料、环保和制药为代表的标准品领域具发展前景。另外,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前提下,关于农兽药残留、挥发/半挥发性物质、化妆品、草药/植物药物等方面的标准品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我国一级标准品主要由中国计量院、国家环保中心、卫生部临检中心等研发机构研发生产。作为民营企业的标准品厂商,既要面临来自科研机构的压力,也要应对来自外企的挑战。民营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和销售机制。
市场发展动向是企业获得稳定客户群的指向标。随着国家对食品、环保问题的重视和关注,该领域的标准品市场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攀升。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将这两个领域作为标准物质研发的重点方向,保证稳定的市场销售量。
此外,我国的标准品市场还存在着空缺,尤其针对部分不稳定物质的检测。民营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研发出市场短缺的标准品,这样既弥补了国内标准品生产的空白,又能够促进企业本身的长足发展。
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服务
除市场外,民营企业的特色之一势必要包括一项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是保障客户稳定的基础,也是企业得以立足的根本。要想建立真正契合客户需求的服务体系,就要将客户视为一切规划的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同时,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完整的设计、研发、检验、上市、保修等环节,保证各方面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此外,在研发环节中,要多征询客户的意见。标准品的客户主要集中于国家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公司、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企业可以对相关客户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标准品要具备哪些特质,什么样的标准品才是他们目前急需采购的……面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不同样式的定制化服务,同样是企业赢得市场青睐的关键。
我国的标准品起步较晚,民营企业生产的标准品主要集中于中低档水平,标准品则主要由科研机构和外资企业生产研发。除此之外,在标准品选购上,客户对国外的产品也普遍更为青睐。我国标准品的发展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近年来,为了实现国内标准品行业的兴起,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等大力扶持相关企业,标准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民营标准品企业还需要在技术上多下功夫,争取打开标准品的大门。
下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阿尔塔科技携多种解决方案出席CBIFS2025 助力食品安全精准检测
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携多种解决方案亮相第十七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助力食品安全精准检测。2025-04-17 14:25:46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一季度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共372项,同比增长约60%。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5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347项。2025-04-15 10:00:45
-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37项国家标准样品,涵盖生态环境、消费品、生物技术以及金属材料等关键领域。2025-03-21 09:33:52
-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就“2025年检验检测实验试剂、耗材及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98...2025-03-06 09:50:29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农林粮储、百姓生活、新兴产业、绿色环保及安全生产等领域。2024-12-09 14:08:38
-
1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通知。2024-01-15 15:00: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