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本网视点>正文

面对臭氧污染 激光雷达技术不能少
2018年06月06日 09:03:16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835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据生态环境部预测,受持续高温和近地面偏南风输送影响,6月4日—15日,我国长三角、华南、西北和东北区域空气状态不理想,可能出现臭氧轻至中度污染。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据生态环境部预测,受持续高温和近地面偏南风输送影响,6月4日—15日,我国长三角、华南、西北和东北区域空气状态不理想,可能出现臭氧轻至中度污染。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当它在距离地面10公里-50公里的高空时,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但一旦臭氧到了距离地面10到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会变成“健康杀手”。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层的臭氧污染中,有高达48%的臭氧来自于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所以,要控制臭氧污染,从根源上说,就要降低NOx的排放。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近年来,我国将加快推进了光化学监测网的建设,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NOx的监测。国家大力控制臭氧污染,按照一定比例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结合各地污染状况、产业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了差异化控制各地大气状况的策略。
 
  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细粒子和臭氧时空分布的快速在线监测系统,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提高了我国激光雷达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大气环境实时监测能力的建设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利用臭氧对激光波长的吸收差别,确定脉冲激光共同路径上臭氧的浓度,从而实现了对臭氧时空分布的探测。系统还集成了多种成熟稳定的激光雷达核心技术,不仅可以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确定其来源、输送,还能对即将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进行有效预防。为污染物的跨国界输送也提供了技术、设备支持。
 
  现如今,激光雷达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领域大量装备,为灰霾和光化学污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和设备。自2013年,大气细粒子和臭氧激光雷达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了立体监测网络以来,激光雷达技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为我国的大气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激光雷达技术不仅应用于环境保护业务部门,研究大气细粒子特性与灰霾形成机制,开展城市光化学反应过程探测;还应用于气象探测部门,研究气溶胶的气象、气候变化效应。
 
  炎炎夏日的午后至傍晚,晴空万里,云霞满天。这时的臭氧浓度高,人们应当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外出时,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适量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也能减轻臭氧对上呼吸道的损伤。
 
  空气环境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企业也应当从自身出发,产品设计更环保一些,机动车排放更清洁一些。每个人都尽一份微薄之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绿水蓝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
    2025-04-24 09:33:09
  • 红谱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

    红谱科技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迭代、拓宽产业赛道布局、拓展全球销售渠道,还将探索...
    2025-04-22 10:55: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