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本网视点>正文

科技奖需规避灯下黑、拼凑报奖、搭车报奖现象
2018年04月08日 16:06:00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7637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设立的一系列奖项。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设立的一系列奖项。众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设立对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基础性、前瞻性、关键共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轻工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水平,促进行业创新驱动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避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灯下黑”现象
  
  当前,我国科技力量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近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突出,产学研合作效果显著,科技创新、科研仪器、实验室建设等重点领域明显向好。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一些“灯下黑”现象。
  
  按照常理,靠近光源的“灯下”,应该是明亮的地方,可有时候,正是这些眼皮子底下的地方,反而往往成为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任何奖励系统都面临一种困难:如何能大限度地遴选与发现真正的成果,而不造成某些重要成果被有意或无意遗漏。这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的事情。
  
  通常,成果的遴选机制无外乎申报与推荐两种常用模式。客观地说,国家高科技奖采取推荐制而不是申报制,这是科技奖励系统的巨大进步。推荐制是推进客观评价的制度性保障,即便偶尔出现遗漏现象,也是扞卫客观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一个广泛的推荐人遴选机制和源于制度层面的纠偏机制,那么成果遗漏现象的累积会让奖励系统的基础逐渐受到蚕食,并终丧失激励功能。如果创建工作的“灯下”都“一片黑”,又如何创建一个文明城市,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拒绝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拼凑报奖、搭车报奖
  
  此前有学者批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过多,使科技界产生急功近利的要奖心理,有些项目还在研究之中就包装运作报奖。针对社会反映的一些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经济效益虚高”“应用情况不实”等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已经组织开展对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应用情况真实性的核查试点,在核查过程中,确有发现一些虚报现象,并已勒令相关方面改正。
  
  2017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奖项在推荐上与以往有两点不同。首先,拓宽了专家和学术组织的推荐渠道。其次,对科技项目完成人频繁报奖设立了严格规定,遏制部分完成人搭车报奖、拼凑报奖现象。
  
  此外,新版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规定》中提到,对通过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弄虚作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尚未授奖的,由奖励办公室取消其当年获奖资格;已经授奖的,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由科技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在违反规定时,不仅给予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取消相关项目参评资格或获奖资格等处理,还将记录不良信誉,取消相关单位和个人一定期限内参评国家科技奖的资格。
  
  希望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相关单位打醒十二分精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精神疲惫,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自查自纠,仔细查漏补缺,切实解决并规避灯下黑、拼凑报奖、搭车报奖等现象,扎实做好奖项审核工作,为我国科技兴国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圆满收官 2025第21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精彩集锦!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南京科教博览会于3月2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圆满收官。博览会以“科技...
    2025-04-07 11:42:50
  • 最高支持5000万元!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若干措施》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列为首要任务,提出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025-03-21 13:11:01
  • 五部门联合发布: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三个目录...
    2025-02-17 09:44:09
  • 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
    2025-02-12 13:06:57
  • 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真菌电池

    近日,瑞士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制成了一种真菌电池,可为农业和环境研究中使用的传感器供电。
    2025-01-15 13:14:44
  • 363.48亿元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达363.4866亿元,推动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及内涵式发...
    2024-12-27 13:19:4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