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全站

13310077902

上海茁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7年
O-磷酸乙醇胺(O-PEA)检测2024/10/24
O-磷酸乙醇胺(O-Phosphoethanolamine,O-PEA),又称为磷酰乙醇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小鼠脾脏代谢物之一。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PEAMT)是催化磷酸乙醇胺(P-EA)甲基化,最终合成磷酸胆碱(P-cho)的关键酶。O-磷酸乙醇胺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这些方法因其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速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物质的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理: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
叶绿素含量检测2024/10/14
叶绿素(Chlorophyl)是高等植物和其它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含有的一类绿色色素。叶绿素有多种,例如叶绿素a、b、c和d,以及细菌叶绿素和绿菌属叶绿素等,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高等植物中的叶绿素a和b两种。其结构共同特点是结构中包括四个吡咯构成的卟啉环,四个吡咯与金属镁元素结合。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吸收中起核心作用。叶绿素存在于叶片的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在叶绿体内,叶绿素可看成是嵌在蛋白质层和带有一个位于叶绿素植醇链旁边的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检测|茁彩生物2024/10/14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黄色、橙红色或红色多烯物质。它们是在胡萝卜中发现的,因此得名。人体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因此主要通过食物获得。水果和蔬菜是类胡萝卜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类胡萝卜素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根据分子组成可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前者只含有烃和氢两种元素,而后者是前者的含氧衍生物,含有一个或多个氧原子形成羟基、羰基、甲氧基和环氧化合物。类胡萝卜素最重要的代表是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虾青素和斑蝥素。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防癌症、预防夜盲症等功能。在植物中
8羟基脱氧鸟苷(8-OHdG)|ELISA指标2024/10/08
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是活性氧自由基如羟自由基、单线态氧等攻击DNA分子中的鸟嘌呤碱基第8位碳原子而产生的一种氧化性加合物。它作为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对DNA氧化损伤作用的生物标志物,是一个极有前途的指标,通过8-OHDG的检测可以评估体内氧化损伤和修复的程度,氧化应激与DNA损伤的相互关系,对研究退行性疾病、衰老机制、癌发生机制、环境毒物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用来评价抗氧化剂治疗DNA氧化损伤的效果。基本概述定义:8-OHdG是活性氧自由基如羟自由基、单线态氧等攻击DN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ELISA指标2024/09/29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是纤溶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以下是对PIC的详细解析:定义与形成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是纤溶酶生成后与α2抗纤溶酶(α2-AP)以1:1的比例结合生成的复合物。这一过程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活化状态,是体内纤溶酶活性和抗纤溶酶消耗的直接体现。二、生物学特性直接反映纤溶酶的生成:PIC的形成直接来源于纤溶酶的生成,因此它可以作为监测纤溶酶活性的重要指标。短半衰期:活化的纤溶酶半衰期极短,只有几秒钟,这使得体内直接测定纤溶酶活性
骨形成蛋白7(BMP7)|ELISA指标2024/09/29
骨形态发生蛋白7或BMP7(也被称为成骨蛋白-1或OP-1)是一种蛋白质,由BMP7基因编码。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是TGF-β超家族的成员。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它在间质细胞转化为骨和软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被noggin和一种类似的蛋白chordin抑制,后者在Spemann-MangoldOrganizer中表达。BMP7可能参与骨的稳态。它在大脑、肾脏和膀胱中表达。BMP7诱导SMAD1和SMAD5的磷酸化,进而诱导众多成骨基因的转录。已经证明,BMP7处理足以诱导许多细胞
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ELISA指标2024/09/23
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6(CCmotifchemokinereceptor6,CCR6)是一种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人类CCR6基因位于染色体6q27,而许多CCR基因位于染色体3p。CCR6具有G蛋白偶联趋化因子受体所具有的氨基酸残基和序列基序特征,其中包括酸性N末端区域中潜在的两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以及其它两个分别位于细胞外第一和第三个环上的糖基化位点。此外,CCR6的一级结构包括四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两个形成二硫桥,另外两个未形成二硫键)。由于趋化因子受体结构的复杂性,CCR6趋化因子受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ELISA指标2024/09/23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是一种蛋白质,由CCR4基因编码。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趋化因子是一组结构相关的小蛋白,调节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细胞贩运。趋化因子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平衡和功能方面也发挥着基本作用,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以及参与血管生成或血管扩张的内皮细胞有影响。CCR4和CAF-1形成一个脱脂酶复合物,该复合物与释放因子eRF3和PABPC1合作,在翻译过程中缩短mRNA的聚(A)尾。基本属性中文名称:CC趋化因子受体4英文名称:Chemokine(C-Cmoti
A激酶PRKA锚定蛋白12(Akap 12)|ELISA指标2024/09/18
A激酶PRKA锚定蛋白12(Akap12)是一种由AKAP12基因编码的酶。A-激酶锚定蛋白(AKAPs)是一组结构不同的蛋白,它们的共同功能是与蛋白激酶A(PKA)的调节亚单位结合,并将全酶限制在细胞内的不同位置。该基因编码AKAP家族的一个成员。编码的蛋白在内皮细胞、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骨肉瘤细胞中表达。它与蛋白激酶A和C以及磷酸酶相关联,在信号转导中作为一种支架蛋白。该蛋白和RIIPKA在细胞周边共定位。该蛋白是一种与细胞生长有关的蛋白。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产生该蛋白的抗体。该基因的替代剪接导致
1433蛋白(1433PR)|ELISA指标2024/09/18
1433蛋白(1433PR),也常被称为14-3-3蛋白,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保守调节分子家族。它具有结合多种功能多样的信号转导蛋白的能力,包括激酶,磷酸酶和跨膜受体。已经报道了超过200种信号传导蛋白作为14-3-3配体。脑脊液中14-3-3蛋白的含量升高可能是Creutzfeldt-Jakob病的征兆。基本概述定义:1433蛋白是一种具有复杂功能的调节性蛋白家族,主要通过与磷酸化丝氨酸模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名称:英文名称通常为14-3-3protein(1433PR)或14-3-3pr
1型Nel样分子(NELL1)|ELISA指标2024/09/09
1型Nel样分子(NELL1),也被称为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neuralepidermalgrowthfactor-like1),由NELL1基因编码的蛋白。与NELL1相关的疾病包括颅骨发育不全和突眼症。与该基因相关的基因本体论(GO)注释包括钙离子结合。该基因的一个重要类似物是NELL2。基本信息名称:1型Nel样分子(NELL1),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发现时间:1996年,从人类胎儿脑组织cDNA文库中第一次分离基因定位:人类NELL1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的p15.
茶黄素(theaflavin)检测2024/09/09
茶黄素(theaflavin)又称茶黄色素,是一类多酚物质氧化形成的具苯骈酚酮结构的化合物,是存在于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茶黄素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辐射、抗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效。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理:利用样品中茶黄素类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和检测。优点:该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能够同时分离并检测多种茶黄素单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茶黄素检测方法。注意事项:需要高纯度的茶黄素标样作为对照,以确
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检测2024/09/02
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或2ip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低,但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化起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检测方法目前,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的检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检测技术,通过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和检测器的检测作用,可以实现对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的定量测定。样品制备步骤包括称量新鲜植物样品、液氮研磨、加入提取液、离心、吹干、溶解和过滤等步骤,最终通过HPLC进行检测。液质联用技术(LC-MS):液质联用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
免疫球蛋白κ链C区(IGKC)2024/09/02
免疫球蛋白κ链C区(IGKC)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免疫球蛋白κ链的C末端。基本结构与功能结构:免疫球蛋白(Ig)分子的基本结构由四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链)。轻链中的κ链和λ链是两种主要类型,其中κ链的C区即为IGKC。IGKC与重链的C区(如IgG的CH区)共同构成了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恒定区(C区),这一区域对于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功能:补体激活:IgG1~3和IgM的V区结合相应的抗原后,会暴露IgCH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指标——抗磷脂抗体2024/08/26
抗磷脂抗体(aPLs)是一组以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是抗磷脂综合征(APS)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也是血栓形成和病理妊娠的危险因素。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发生的血栓形成事件和流产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清中抗磷脂抗体存在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主要影响动脉或静脉的血栓形成,且多见于女性。在妊娠期间,可能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而在非妊娠状态下,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脑梗塞等症状。抗磷脂抗体的分类aPLs根据靶抗原的特性主要分为五类:(1)狼疮抗凝物:一组能与负电荷磷脂和磷
系统性红斑狼疮指标解读2024/08/2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存在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其可引起免疫复合物形成和多个器官的炎症。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如果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某—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诱发疾病。(1)抗Sm抗体——胎记抗体抗Sm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抗体之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度特异(阳性率超过90%),约5%-40%的阳性患者同时伴抗DS-DNA抗体和U1-RNP抗体阳性。(2)抗U1-RNP抗体抗u1RN
TC、TG实验方法2024/08/20
一、组织样本1、同样还是用等渗缓冲液,按重量体积1:9,制备匀浆,2500rpm*10min,取上清即10%匀浆用于TG、TC的测定(提取的不充分,但也能测定)2、用有机溶剂提取,a:用无水乙醇作匀浆介质,按上面方法制备匀浆待测,提取效果比等渗缓冲液好b:用特殊有机溶剂提取(如氯仿甲醇混合液等)提取效果好,但由于高挥发,测定不准确,所以一般需用N2吹干后用无水乙醇复溶后进行测定。二、培养细胞1、用PBS洗细胞2、加入500ul乙醇,使之铺满培养皿,培养皿内的细胞泛白时把培养皿斜放,用细胞刮板将细
神经递质检测2024/08/20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应具备以下条件:(1)存在:递质应特异性地存在于以该物质为递质的神经元中,而且,在这种神经元的末梢有合成该递质的酶系统。(2)部位:递质在神经末梢内合成以后,通常是集中储存在囊泡(vesicle)内,这样可以防止被胞浆内的其他酶所破坏。(3)释放:是指从突触前末梢可释放足以在突触后细胞或效应器引起一定反应的物质。(4)作用: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叫作受体的特殊部位,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
细胞因子与神经炎症2024/08/14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内发生的炎症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并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对神经炎症分类和机制的详细阐述:神经炎症中的促炎细胞因子神经炎症,往往在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和感染(细菌性和病毒性脑炎)中发生,其特征是白细胞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血脑屏障(BBB)完整性破坏。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是组织损伤的主要介质,向组织输送细胞因子,促进炎症级联。研究显示,许多促炎细胞因子是入侵白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中的关键因子,包括IL-23、IL-6、
细胞样本的前处理2024/08/14
一、匀浆介质一般采用0.05mol/LTris-HCl,pH7.4磷酸盐缓冲液(PBS),客户可根据样本及测定指标的情况自行设定浓度,目的是保持样本的等渗环境。二、细胞样本的前处理:1、细胞沉淀的收集:①悬浮细胞:对于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通过离心收集细胞沉淀,将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1000转/分,离心10分钟,弃上清留细胞沉淀。②贴壁细胞:对于贴壁培养的细胞,用胰酶将细胞消化下来,或用细胞刮将细胞刮下来,将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1000转/分,离心10分钟,弃上清留细胞沉淀。我们一般建议客户,细胞密度
34567共13页25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