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和故障应及排除方法

来源:常州金坛精达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14年03月29日 10:13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和故障应及排除方法

一、循环水多用真空泵使用方法:

1、将循环水多用真空泵平放于工作台上,使用时,打开水箱上盖注入清洁的凉水(亦可经由放水软管加水),当水面即将升至水箱后面的溢水嘴下高度时停止加水,重复开机可不再加水。每星期至少更换一次水,如水质污染严重,使用率高,则须缩短更换水的时间,保持水箱中的水质清洁。

2、将需要抽真空的设备的抽气套管紧密套接于本机抽气嘴上,关闭循环开关,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抽真空作业,通过与抽气嘴对应的真空表可观察真空度。

3、当循环水多用真空泵需长时间连续作业时,水箱内的水温将会升高,影响真空度,此时,可将放水软管与水源(自来水)接通,溢水嘴作排水出口,适当控制自来水流量,即可保持水箱内水温不升,使真空度稳定。

4、当需要为反应装置提供冷却循环水时,在前面第3条操作的基础上,将需要冷却的装置进水、出水管分别接到本机后部的循环水出水嘴、进水嘴上,转动循环水开关至ON位置,即可实现循环冷却水供应。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工作原理

其工作介质为水。循环水多用真空泵的抽真空原理与射流式抽气器不同.它仍属于离心式机械泵。圆筒形泵壳内偏心装置着叶轮转子.其叶片为前弯式.当叶轮旋转时。工作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沿泵壳旋流的水环。由于叶轮偏心位置.水环相对叶片作相对运行.使相邻两叶片之间的空间容积呈周期性变化.有如液体活塞叶栅中作径向往复运行。例如位于图中右侧的叶片从右上方旋转到下方时.每两叶片间的水活塞就离心向外推去.使这空间容积由小逐渐变大.到zui下部时达zui大。于是就从轴向吸气口4把气体吸进来。而当叶片由zui下方向左上方转动过程中.水活塞向轴心方向作相对运动.两叶片间的空间义逐渐由大变小.于是将吸入的气体渐渐压缩。通过排气口6排出。随着叶轮稳定转动.每个容积轮反复变化.使吸、排气过程继续下去。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的工作水与被压缩气体是一起排出的.因此水环需用新的冷水连续补充.以保持稳定的水环厚度和温度。水环除起液体活塞作用.还有散热(对缩压过程).密封(叶轮与配气板之间)冷却(轴封件)等作用。因此泵的工作转速(对应一定的水环厚度)实际工作水温和配气孔布置是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抽气量、工作效率和压缩比(包括可达真空度)起决定性作用。

能随时根据系统真空度变化自动启停。当系统真空降低到比设定值还大10kPa100mbar时,机组配三台循环水真空泵.正常运行时投用一至两台。每台均为10U%容量。如一台泵运行时由另一台泵处于自动备用。则由压力开关的作用又使备用泵停下,这样就保证了抽气压力在规定范围以内运行。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故障及应及排除方法:

序号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

 

无真空或

真空表指示不准

1、电机转速不够或电压过低

检查电压是否稳定

2、真空瓶、止回阀脏物堵塞或腐蚀

清理内部脏物或更换新瓶、新阀芯

3、进水口、滤管网堵塞

清洗、掏出内部脏物

4、叶轮脱落

更换叶轮

5、真空表进水或漏气

甩出表内存水,使表针回零或换新表

6、真空管路堵塞或管龟裂

清洗管路或更换新管

 

 

  2

 

 

电机不工作

1、保险管烧断

更新新保险管

2、运转电容被击穿

更换与原来容量电压相等的新电容

3、电机绕组烧断

更换新电机

4、轴承磨损严重卡死

更换新轴承

5、叶轮被堵卡死

清理杂物、校正叶轮位置

6、线头虚焊或线卡松动

焊接牢靠、线卡卡紧

 

  3

电机发热、噪音过大

1、轴承磨损

更换新轴承

2、叶轮磨损变形

更换新叶轮

3、电压不稳或电压过低

查线路是否过载和有无低电压现象

  4

水箱内水花翻腾

1、滤水管排水方向不正确

调整排水方向

2、水位太低

加水到溢水口

  5

漏水

1、水箱放溢水咀松动或密封圈老化

拧紧水咀或更换密封圈

2、水箱破裂

更换水箱

 :www.jingda17.cn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