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许多植物需经过一定的光周期(photoperiod)才能开花。并已知叶是感受光周期影响的器官。在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叶内形成某些特殊的代谢产物,传递到生长点,导致长点形成花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人为地给予植物以短日照、间断白昼、间断黑夜等处理,以了解昼夜光和黑暗的交替及其长度对苍耳、大豆、水稻等短日作物开花结实的影响。
二、 材料与设备:
1. 大豆幼苗或苍耳幼苗;
2. 黑罩(外面白色)或暗箱;
3. 暗柜或暗室;
4. 日光灯或红色灯泡(60~100瓦);
5. 光源定时开关自动控制装置。
三、 实验步骤
当大豆幼苗长出*片复叶,或苍耳幼苗长出5~6片叶(夜温在18~20℃以上)后,即按下述方法给以不同处理,一般情况下连续处理10d后即可完成。处理光周期开花/不开花短日照每日照光8h(早上八时至下午四时)间断白昼每日中午11.5h至下午2.5h移入暗处(或用黑罩布)间断白昼3h间断黑夜在短日照处理基础上,夜晚12h至凌晨1h照光1h,以间断黑夜对照以自然光照条件为对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