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GB/T 20042.7透气度测试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炭纸的阻隔性测试

来源: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23日 16:09  

  本文由济南赛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关键词:GB/T 20042.7、透气度测试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炭纸、阻隔性、透气度

  检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炭纸的透气度至关重要,透气度是表征碳纸性能的关键参数,用于评价其透气性好坏。采用透气性好的碳纸可以显著提高燃料电池的脊下排水能力,加快传质速度,从而提升电池的整体性能。在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GDL)需要保证气体和反应产物顺利透过并均匀扩散到电极上,透气度直接影响这一过程的效率。

  一、燃料电池炭纸透气度测试仪技术参数

  测试范围10 ~ 15000 s/100mL(其他范围可定制)

  0.01 ~ 12.7 um/(Pa·s)

  体积分辨率0.001 mL

  体积精度1%

  压力范围0 ~ 5 kPa

  压力精度0.01 kPa

  测试腔3套

  试样尺寸≥40 x 40 mm

  试样厚度0 ~ 5 mm

  试样面积6.45 cm2

  气体规格干燥气体 (气源用户自备)

  试验压力0.4 ~ 0.6 MPa

  接口尺寸Ф6 mm聚氨酯管

  外形尺寸510 mm (W) × 300 mm (D) × 420 mm (H)

  电源AC 220V 50Hz

  净重20 kg

  二、工作原理

  在实验室环境中,1.21kPa压力下,记录100mL测试气体通过特定面积的电池隔膜所需要的时间。

  三、推荐设备

  赛成仪器生产的PB-03 透气度测试仪。

  四、燃料电池炭纸透气度测试仪试验方法

  10.1.2.1按照第7章方法测量样品的平均厚d。

  10.1.2.2

  将样品放置在两片大小相同的中空边框之间,边框的中间孔面积为S,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制成边缘不漏气的样品/边框组件。组件压制过程,保证样品有效部分不变形、不破损。

  注:边框的中间孔面积大于2cm'

  10.1.2.3 将压好的样品/边框组件装入两侧带有进气、出气口的平板夹具之间,使两侧形成气室,测试气密性。两个平板夹具均应具有密封元件。

  10.1.2.4将测试池按照图4所示安装在试验装置上,并保证测试池无外漏。注:外漏的检测方法为,将样品放入测试池,堵住压差表的出口和流量计的出口,打开节流阀,通入一定压差的气体,关闭节流阀,观察压差表的示数,若2min内无明显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10.1.2.5调节节流阀,用压差表控制一定的压差,在室温和一定的压力差下稳定至少5min,根据流量计示数,计算流速V压差表示数P.。注:压差选取2Pa~300Pa。

  10.1.2.6 将与10.1.2.3中相同大小的中空边框压制成测试组件,压制条件同。

  按照10.1.2.4中方法组装后进行测试。在同10.1.2.5相同的流速V下,读取空白样品微量压差计的示数P。,对测试结果进行校正。

  注:在报告中注明使用的气体介质,优先使用干燥空气。

  五、应用范围

  1.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

  气体传输效率:透气度直接影响反应气体(氢气、氧气)在气体扩散层(GDL)中的扩散速率,进而影响电极反应速率及功率密度。

  2. 质量控制与一致性保障

  批次稳定性:炭纸生产中,透气度波动可能源于原料(如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或工艺(如热压温度、疏水处理)差异。

  总结

  燃料电池炭纸透气度测试仪的价值在于其“精准量化-工艺反馈-性能提升”的闭环能力:

  研发端:通过透气度数据反向优化炭纸制备工艺(如造纸法、湿法抄造),缩短新材料开发周期50%以上。

  生产端:实现透气度100%全检,不良品拦截率提升至99.5%,降低售后成本。

  应用端:透气度与燃料电池耐久性(>5000小时)的强关联性,使其成为预测电池寿命的关键指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