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箱式台车炉的烧结流程是怎样的
工业箱式台车炉的烧结流程在完成装炉和预热阶段后,便进入核心的升温烧结环节。此时炉内温度以程序化控制方式匀速上升,通常设定为5-10℃/分钟的梯度,确保坯体内部水分和有机添加剂逐步排出。当温度达到800℃临界点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切换为阶梯式升温模式,这是为了避免坯体因热应力骤增而产生裂纹。
在1200-1600℃的高温区间,炉内发生着微观层面的质变。坯体颗粒间开始形成颈部连接,通过表面扩散和体积扩散机制,材料孔隙率逐渐降低。这个阶段需要精确控制氧分压,特别是处理易氧化金属时,需通入氮氢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氛。台车炉的分区加热设计在此显现优势,通过三温区独立控温,能有效补偿炉门区域的温度损失,使工件受热均匀性误差控制在±5℃以内。
当达到预设的最高烧结温度后,系统进入保温阶段。这段时间持续2-4小时不等,具体取决于工件厚度和材料特性。保温期间晶粒会完成再结晶过程,炉内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工件表面温度,数据反馈至PLC系统形成闭环控制。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台车炉已引入模糊PID算法,能够根据热惯性自动调整加热功率,将温度波动范围压缩到±1.5℃的精密级别。
一、烧结前准备
1. 工艺参数设定
2. 设备检查
二、烧结过程
1. 升温阶段
2. 高温保温阶段
3. 降温阶段
三、烧结后处理
1. 工件取出与检测
2. 设备维护
四、关键工艺参数与控制要点
参数 | 影响 | 控制方法 |
---|---|---|
升温速率 | 过快易导致热应力开裂,过慢影响生产效率 | 根据材料热膨胀系数设定(如陶瓷≤3℃/min) |
保温温度 | 直接决定烧结驱动力(如金属烧结温度为 0.7~0.9 倍熔点) | 热电偶实时反馈 + PID 调节功率 |
保温时间 | 影响致密化程度,过长可能导致晶粒粗化 | 通过前期工艺试验确定最佳时长 |
气氛类型 | 防氧化(惰性气体)、还原(H₂)或反应气氛(如 N₂用于渗氮) | 气体纯度≥99.99%,流量稳定 |
炉内压力 | 真空度影响挥发物排出(如粉末冶金脱除润滑剂),正压防止外界空气渗入 | 真空泵 + 压力传感器联动控制 |
五、常见应用场景
六、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
降温阶段采用梯度式程序冷却,初期以30℃/小时的速度缓冷至800℃,避免因淬火效应导致产品变形。当温度降至600℃以下时,可启动台车移出机构,将载料台车移至缓冷区继续自然冷却。部分设备配备余热回收系统,能将400℃以上的排气热量转化为干燥工段的预热能源,使整体能耗降低约18%。整个烧结流程的工艺参数,包括升温曲线、气氛组成和保温时间等关键数据,都会被MES系统记录并生成可追溯的烧结图谱,为后续质量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