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2025版中国药典0952 黏附力测定方法汇总

来源:济南三泉中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5日 09:06  

2025版中国药典0952 黏附力测定方法汇总


贴膏剂和贴剂作为外用药物的重要剂型,广泛应用于疼痛缓解、皮肤治疗及药物透皮吸收领域,其黏附力直接影响贴附效果和患者使用体验。《中国药典》2025年版0952黏附力测定法通过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及黏着力四个指标,全面评估贴膏剂和贴剂与皮肤的黏附性能,为产品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标准化依据。Sumspring 三泉中石认为,本方法确保贴膏剂在轻压贴合、长时间黏附及移除过程中均能满足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助力提升外用制剂的疗效和用户依从性。


2025版中国药典0952 黏附力测定法

本法系用于测定贴膏剂、贴剂敷贴于皮肤后与皮肤表面黏附力的大小。本法分别采用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及黏着力四个指标测定贴膏剂、贴剂的黏附力。

初黏力系指贴膏剂、贴剂黏性表面与皮肤在轻微压力接触时对皮肤的黏附力,即轻微压力接触情况下产生的剥离抵抗力;

持黏力可反映贴膏剂、贴剂的膏体抵抗持久性外力所引起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剥离强度表示贴膏剂、贴剂的膏体与皮肤的剥离抵抗力;

黏着力表示贴膏剂、贴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


第一法(初黏力的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采用滚球斜坡停止法测定贴膏剂、贴剂的初黏力。将表1中适宜的系列钢球分别滚过置于倾斜板上的供试品黏性面,根据供试品黏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评价其初黏性的大小。

1. 试验装置

本装置主要由倾斜板、底座、不锈钢球和接球盒等部分组成(图1)。

倾斜板(倾斜角为15°、30°或45°)为厚约2 mm的不锈钢板,板上绘有两条相隔10 mm的水平线,上线为钢球起始位置的标记,下线为供试品固定的标记;

底座应能调节并保持装置的水平状态;接球盒用于接板上滚落的钢球,其内壁应衬有软质材料;不锈钢球**球号及规格应符合表中规定。

可使用测试仪器:三泉中石的初黏力测试仪CNY-1

CNY-018.jpg


2. 测定法

试验前,应将贴膏剂、贴剂(连同包装材料)于室温(18~25℃)、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擦拭材料擦洗倾斜板和不锈钢球表面,用干净的无尘布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3次以上,直至倾斜板和不锈钢球表面经目测检查达到洁净为止。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倾斜角调整倾斜板,取供试品3片,分别将供试品背衬用双面胶带固定在倾斜板上,其中供试品上端应位于倾斜板的水平下线位置,黏性面向上且沿斜面方向的实验长度不超过5 cm,供试品应平整地贴合在板上。将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钢球放在水平上线位置,自斜面自由落下。

3. 结果判断

在3个供试品各自粘住的钢球中,如果3个均为最大钢球球号,或者2个为最大钢球球号,另一个钢球球号仅小一号,为符合规定;如果一个为最大钢球球号,另两个钢球球号仅小一号,则应另取3片复试,3片均能粘住最大球号钢球为符合规定。


第二法(持黏力的测定)

将供试品黏性面黏贴于试验板表面,垂直放置,沿供试品的长度方向悬挂一规定质量的砝码,记录供试品滑移直至脱落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1. 试验装置

试验架:由可调节水平的底座和悬挂、固定试验板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

试验板:为厚1.5~2.0 mm、宽125 mm、长125 mm的不锈钢板,试验板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0.4 μm。试验板表面有污迹或伤痕时,应及时更换。

压辊:为用橡胶包覆的钢轴,重2000 g。加载板:材质、尺寸及表面要求同试验板。

可使用测试仪器:三泉中石的持黏力测试仪CNY-06S


2. 测定法

试验前,应将贴膏剂、贴剂(连同包装材料)于室温(18~25℃)、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

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擦拭材料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用干净的无尘布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3次以上,直至试验板和加载板表面经目测检查达到洁净为止。洁净后的试验板和加载板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取供试品3片,分别将供试品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用压辊在供试品上来回滚压三次,供试品在板上粘贴后,在室温放置20分钟,固定于试验架,记录测试起始的时间或位置。

3. 结果判断

位移量或脱落时间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试验结果以一组供试品的位移量或脱落时间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第三法(剥离强度的测定)

采用180°剥离强度试验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采用如下试验装置。

1. 试验装置

拉力试验机:应使供试品的破坏负载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试验机以下降速度300 mm/min±10 mm/min剥离速率连续剥离;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试验板:为厚1.5~2.0 mm、宽50 mm±1 mm、长125 mm±1 mm的不锈钢板。

聚酯薄膜:采用符合JB1256-77(6020聚酯薄膜)规定的厚度为0.025 mm的薄膜,长度约为110 mm,宽度应大于供试品约20 mm。

可使用测试仪器:三泉中石的180°剥离强度测试仪BLY-01

BLY-012.jpg


2. 测定法

试验前,应将贴膏剂、贴剂(连同包装材料)于室温(18℃~25℃)、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

将供试品背衬用双面胶固定在试验板上,必要时,可用胶带沿供试品上下两侧边缘加以固定,使供试品平整地贴合在板上。

将供试品黏性面与洁净的聚酯薄膜粘接,然后用2000 g重压辊在供试品上来回滚压三次,以确保粘接处无气泡存在。供试品粘贴后,应在室温下放置20~40分钟后进行试验。

将聚酯薄膜自由端对折(180°),把薄膜自由端和试验板分别上、下夹持于试验机上。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线保持一致。试验机以300 mm/min±10 mm/min剥离速率连续剥离。


3. 结果判断

剥离强度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供试品的180°剥离强度σ(kN/m)按下式计算:

式中:

- \( S \) 为记录曲线中取值范围内的面积,mm²;

- \( L \) 为记录曲线中取值范围内的长度,mm;

- \( B \) 为供试品实际的宽度,mm;

- \( C \) 为记录纸单位高度的负荷,kN/m。

试验结果以剥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第四法(黏着力的测定)

本法适用于尺寸不小于35 mm×60 mm的贴膏剂、贴剂。


1. 试验装置

本装置主要由压辊、拉杆、支架、夹具、传感器、传动装置和电机等部分组成(图2),均为不锈钢材质。

压辊:为圆柱体,外径为50 mm,中间有一根滚轴穿过,两侧用轴承固定。压辊与支架作用于被测样品的重量为2000 g±20 g。

拉杆与支架:呈90°角相连,支架两侧向上的一面各有一个锲口用于支撑压辊,锲口下方各有一个支撑轮,用于控制支架的上下位置,当支撑轮直立时,压辊中心至支撑轮底部高为30 mm±3 mm;且支撑轮放倒时,不得低于压辊最底端。

夹具:分为底板和压板两部分(图3)。底板为类工字型平板,板中央有两条凸起的平行矩形条,底板与矩形条中间部分向内缩进,可供两个宽12 mm的压条在装片时平行移动。压板为类十字型平板,板中央有两条平行的空槽。底板和压板应能相互匹配,并留有一定缝隙供装片用,装片后经螺丝固定,整个夹具应处于同一平面。夹具分不同尺寸,以供不同厚度的贴膏剂使用。

可使用测试仪器:三泉中石的黏着力测试仪NLT-30S

NLT-30S2.jpg

2. 测定法

试验前,应将贴膏剂、贴剂(连同包装材料)于室温(18~25℃)、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

黏着力测试仪NLT-30S在开机后,应通过初始化并稳定30分钟以上方可用于测定。使用或长时间停用后使用时,以及仪器更换夹具、拉杆、支架、传感器等重要部件时,或数据出现异常时,应进行拉力校准。除另有规定外,校正时应按仪器说明,分别测定压辊承受不同砝码时的信号值(一般测定5个点以上),仪器内部将以砝码重量代替黏着力,测得信号值为纵坐标,自动绘制黏着力与信号值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大于0.99后,仪器方可用于测定。

根据供试品厚度,选择相应的夹具;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擦拭材料擦洗压辊和夹具,用干净的无尘布仔细擦干,如此反复清洗3次以上,直至压辊和夹具经目测检查达到洁净为止。

取供试品3片,一般裁剪成50 mm×70 mm大小(如有特殊情况,长度应不低于60 mm,宽度应不低于35 mm);供试品若有弹力,则有弹力一边或弹性大的一边应与上样模块(图3)长边同向,黏性面向上,置于上样模块上,对准合适的刻度线,将两边的盖衬分别撕开少许,用压条分别压住两边露出的黏性面,小心除去盖衬,居中自然放置在夹具底板上,使供试品平整地贴合在底板上。将压板水平压下,用两侧螺栓固定底板和压板,使矩形条上的供试品黏性面均匀绷紧,放于仪器上,固定后选择合适的测定模式进行测定,即可。

仪器自带设定压辊前行和后退速度的不同测定模式,分别用于压辊归位及测试。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设定压辊前行速度为每分钟600 mm、后退速度为每分钟21 mm。如需自行设定测试速度,需提供必要的依据。

3. 结果判定

贴膏剂、贴剂黏着力的测定值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订黏着力限值的两个原则:一是贴膏剂、贴剂在用药期间,应能独立附着于皮肤;二是黏着力大小应在人体体感可接受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建议橡胶膏剂的黏着力应在3000~6000 mN,凝胶贴膏剂的黏着力应在1000~2000 mN。

供试品中,3片应均在规定的限值内,如有1片超出限值,则另取3片进行复试,如均在规定的限值内,则符合规定;如仍有超出限值者,则不符合规定。不论何种情况,如有1片发生脱膏或有拉丝现象,则不符合规定。


结语

贴膏剂和贴剂黏附力测定是确保其临床贴附效果和患者舒适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外用制剂的治疗效果和使用依从性。三泉中石凭借在医药包装和贴剂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研发出符合《中国药典》2025年版0952标准的系列仪器,包括CNY-1初黏力测试仪、CNY-06S持黏力测试仪、BLY-01 180°剥离强度测试仪和NLT-30S黏着力测试仪,确保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黏着力的测试结果精准可靠。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