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键合机(Wafer Bonding Machine)是半导体制造和微电子封装领域的关键设备,用于将两片或多片晶圆(如硅片、玻璃片或化合物半导体晶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结合,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或功能器件。
设计特点
1.高精度对准系统:
采用光学对准或机械对准技术,确保晶圆间对准精度达到亚微米级(通常<1μm),满足微纳器件的结构要求。
2.多模式键合工艺:
支持多种键合技术,包括:
直接键合(Direct Bonding):通过表面活化(如等离子体处理)实现无中间层的晶圆结合。
阳极键合(Anodic Bonding):用于硅与玻璃的键合,利用电场和高温促进离子迁移。
粘合剂键合(Adhesive Bonding):使用环氧树脂、BCB(苯并环丁烯)等材料作为中间层。
金属共晶键合(Eutectic Bonding):通过金属合金(如Au-Si)的熔化实现键合。
临时键合(Temporary Bonding):用于3D封装中的载体晶圆固定,后续可解键合。
3.精密环境控制:
键合腔体具备真空、惰性气体(如N₂、Ar)或可控湿度环境,减少氧化和污染。
温度和压力精确调控(温度范围:室温至400℃+,压力范围:kPa至MPa)。
4.模块化设计:
可更换键合头、夹具和工艺模块,适应不同尺寸晶圆(如4英寸至12英寸)和材料组合。
与传统键合技术的对比
应用领域
1. MEMS器件制造: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麦克风等器件的空腔密封和结构封装。
2. 3D集成电路(3D IC):通过TSV(硅通孔)技术实现多层芯片垂直堆叠,提升集成度和性能。
3. 光电子器件:激光器、光子芯片的晶圆级封装,确保光路对准和稳定性。
4. 功率半导体:SiC/GaN器件的金属化键合,改善散热和电学性能。
5. 生物医学微系统: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器的晶圆级集成与封装。
6. 封装技术:Fan-Out(扇出型封装)、Chiplet(小芯片)的临时键合与解键合工艺。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