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250g |
货号 |
HB5213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环保,食品/农产品,生物产业,制药/生物制药 |
主要用途 |
用于大肠杆菌测定(中国药典) |
青岛海博MUG培养基
用法:
称取本品23.37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5ml,115℃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硫S镁、氯化钙,灭菌后可能出现微量沉淀。
检验原理:
蛋白胨提供碳氮源;硫酸锰、硫S镁、氯化钠和氯化钙提供各种离子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及利于目标菌的生长;磷酸二氢J和磷酸氢二N为缓冲剂;亚硫酸钠和去氧胆酸钠为选择性抑菌剂。细菌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在碱性条件下,作用于4-甲基伞形酮-β-D 葡萄糖醛酸苷(4-Methylumbellifery-β-DGlucuronide简称MUG)的β糖醛酸苷键,使其水解,释放的4-甲基伞形酮在366nm 紫外灯下产生蓝白色荧光。97%的大肠埃希氏杆菌、10%的沙门氏菌以及少量的志贺氏菌具有葡萄糖醛酸苷酶。
用法:
称取本品23.37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5ml,115℃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硫S镁、氯化钙,灭菌后可能出现微量沉淀。
MUG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特征:
MUG培养基的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0-35℃需氧培养5-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