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科学仪器(广州)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年

18218181661

植物外泌体VS动物外泌体2025/4/25
外泌体则是一种直径为30~100nm、主要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膜囊泡,在电镜下表现为脂质双层包裹的扁平球体,呈特征性的杯状外形。许多哺乳动物细胞有释放外泌体的能力,包括网织...
【文献速递】植物来源的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研究进展与展望2025/4/25
摘要:外泌体是一种小的细胞外囊泡,大小从30~150纳米不等,可以来源于各种类型的细胞。近年来,哺乳动物来源的外泌体被广泛研究,并发现在调节细胞间通信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数千...
动态光散射(DLS)与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技术对比简析2025/4/24
一、布朗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RobertBrown)在显微镜下观察浸入水中的植物花粉时,发现花粉微粒呈现出不规则的运动状态,这一现象被命名为“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本质是悬浮在液...
小身材,大作用——植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2025/4/23
真核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小泡称为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EV在细胞间和种间通讯及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将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
小身材,大作用——外泌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2025/4/23
外泌体作为活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膜性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外泌体在疾病的早期诊断...
小身材,大作用——外泌体与肿瘤2025/4/22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通讯使者,携带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新宠。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肿瘤的生长、转...
小身材,大作用——外泌体的前世今生2025/4/22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7日,在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诺贝尔奖的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戈兰·汉松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三位杰出的科学家,即詹姆斯·E·罗斯曼(JamesE.Rothman...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多领域广泛应用的纳米颗粒表征技术2025/4/3
一、引言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颗粒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在这些应用中,精确测定纳米颗粒的尺寸、浓度、表面电荷等特性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纳米...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