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杭州焦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导热系数测试仪>> TCALIB导热系数测试仪
应用领域 | 综合 |
---|
1. 锂电池导热系数测试仪 TCALI B 700简介
锂电池热参数测试仪 TCALIB 700 用于对锂电池电芯热传导相关参数进行测试,为热仿真建模提供准 确的基础热物性数据,包括卷芯面向和纵向导热系数,卷芯和外壳接触热阻,总体等效导热系数等。
2. 锂电池导热系数测试仪 TCALI B 700特点
不同于常规热物性测试方法和仪器,TCALIB 特别针对锂电池设计,有如下特征:
适合各向异性样品:锂电池卷芯的面向和纵向导热系数相差 1~2 个数量级,TCALIB 可同时获取 高分辨温度空间分布及其时间演变,减小面向和纵向导热系数的耦合,同时保证两个方向的测试灵敏度;
支持非均质结构:方形锂电池一般采用铝壳,其热参数和卷芯相差 1~2 个数量级,具有典型的非 均质特征,常规方法如稳态法、瞬态平面热源法均不适合;TCALIB 内置非均质电池模型,可修正外壳导 热影响,且同时评估外壳和卷芯接触热阻;
兼容不同规格电池:支持软包、方形、圆柱形等各种封装,最大电池尺寸 700mm;
支持多种冷却模式:包括底部冷却、侧面冷却、顶部冷却等。
3. 技术参数
序 | 分类 | 指标项 | 值 |
1 | 测试能力 | 软包 ·导热系数 | √ |
2 | 方形 ·底面冷却 ·卷芯导热系数 | √ | |
3 | 方形 ·底面冷却 ·外壳接触热阻 | √ | |
4 | 方形 ·侧面冷却 ·卷芯导热系数 | √ | |
5 | 方形 ·侧面冷却 ·外壳接触热阻 | √ | |
6 | 方形 ·顶部冷却 ·卷芯导热系数 | √ | |
7 | 方形 ·顶部冷却 ·外壳接触热阻 | √ | |
8 | 方形 ·总体等效导热系数计算 ·底部冷却充放电产热升温 | √ | |
9 | 方形 ·总体等效导热系数计算 ·大面冷却充放电产热升温 | √ | |
10 | 圆柱 ·底部端面冷却 ·卷芯导热系数 | √ | |
11 | 圆柱 ·底部端面冷却 ·外壳接触热阻 | √ | |
12 | 圆柱 ·总体等效导热系数计算 ·底部冷却充放电产热升温 | √ | |
13 | 圆柱 ·总体等效导热系数计算 ·外圆冷却充放电产热升温 | √ | |
14 | |||
15 | 仪器指标 | 控温范围 (℃) | 0 ~ 60 |
16 | 面向/轴向导热系数范围 (W/(mK)) | 5 ~ 50 | |
17 | 纵向/径向导热系数范围 (W/(mK)) | 0.3 ~ 3.0 | |
18 | 最大尺寸 · 宽度 (mm) | 700 | |
19 | 最大尺寸 ·方形锂电池高度 (mm) | 300 | |
20 | 最大尺寸 ·软包锂电池高度 (mm) | 300 | |
21 | 最大尺寸 ·软包锂电池厚度 (mm) | 15 | |
22 | 最大尺寸 ·方形锂电池厚度 (mm) | 80 | |
23 | 最大尺寸 · 圆柱形锂电池直径 (mm) | 80 | |
24 | 热像仪测温空间分辨力 (mm) | <0.5 | |
25 | 热像仪最高帧频 (Hz) | 10 | |
26 | 热像仪测温实时校正精度 (℃) | 0.1 | |
27 | |||
28 | 其它参数 | 最大宽度 (mm)(不含配套控制箱、浴槽等) | 1200 |
29 | 最大长度 (mm) (不含配套控制箱、浴槽等) | 1200 | |
30 | 最大高度(顶盖关闭时) (mm) | 850/1500 | |
31 | 重量(kg) | <300 | |
32 | 供电 | 220V,50Hz | |
33 | 主机功率(kW) | <0.5 | |
34 | 配套浴槽功率(kW) | 2.8*2 |
导热系数测试仪的安装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测试精度和设备安全。以下是通用的安装步骤指南:
一、安装前准备
场地要求
环境温度:建议15-30℃,避免阳光直射、气流剧烈(如空调出风口正对设备)。
湿度:相对湿度≤80%,无结露现象。
空间:设备周围预留≥50cm操作空间,避免震动源(如大型设备、频繁走动区域)。
台面:放置于水平、稳固的实验台(承重需满足设备重量,通常≥50kg),台面需防震(可垫橡胶垫)。
工具与材料
配套工具:设备包装内的扳手、螺丝刀、连接线等。
辅助材料:导热硅胶(部分设备需密封试样)、水平仪、万用表(检查电路)。
电源:确认设备额定电压(如AC220V±10%,50Hz),需单独接地(接地电阻≤4Ω),避免与大功率设备共用插座。
设备检查
开箱后核对配件清单(主机、传感器、试样夹具、软件光盘/U盘、说明书等)。
检查设备外观:无磕碰、连接线无破损,传感器(如热流计、热电偶)探头完好。
二、主机安装
放置与调平
将主机平稳放置于实验台,用水平仪检查机身水平(前后、左右方向),通过调节底部地脚螺丝调平。
电路连接
连接主机电源线:先插主机电源接口,再接入接地插座(确保插座接地可靠)。
连接控制线路:根据说明书将传感器(如热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试样台控制线接入主机对应接口(注意接口编号匹配,避免接反)。
(可选)连接电脑:若设备带软件控制,用USB线或网线连接主机与电脑,安装配套软件(按说明书步骤安装驱动)。
三、核心部件安装(以稳态法/瞬态法设备为例)
1.稳态法测试仪(如平板法、护热平板法)
试样夹具安装:
将上下加热板、冷板(或恒温板)按顺序安装到主机框架,确保板面相平行,间隙均匀(可用塞尺检查)。
连接加热板/冷板的温控线:接入主机温控模块,注意正负极(热电偶需区分正负极)。
热流传感器安装:
将热流计紧贴于试样接触面(或加热板表面),传感器线缆沿夹具凹槽引出,避免拉扯。
2.瞬态法测试仪(如热线法、热盘法)
热线/热盘安装:
热线法:将热线探针(通常为金属丝)固定在试样夹具中央,确保热线与试样紧密接触(软质试样可嵌入,硬质试样需打孔适配)。
热盘法:将圆形热盘传感器安装在试样台上,连接热盘的加热线和测温线至主机。
四、软件与校准
软件安装与设置
在电脑上安装测试软件,输入设备序列号(部分设备需激活)。
检查软件与主机通讯:打开软件,点击“连接设备”,确认传感器、温控模块等状态显示正常(无报错)。
设备校准(关键步骤)
用标准试样(如已知导热系数的石英玻璃、聚四氟乙烯)进行校准:
按标准试样尺寸加工试样,装入夹具,确保紧密贴合(无空气间隙,必要时涂导热硅胶)。
启动设备,设置校准温度点(如25℃、50℃),运行测试程序。
软件自动记录数据,对比测试值与标准值,通过软件校准功能修正偏差(部分设备需手动输入修正系数)。
五、安全检查与试运行
安全检查
电路检查: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线绝缘性,确认无短路;检查传感器接线是否松动。
温控测试:开机后先启动加热/制冷模块,观察温度显示是否正常(无跳变、超温报警),运行10分钟无异常发热。
试运行
装入空白试样(或标准试样),按操作流程进行一次完整测试,检查数据稳定性(如稳态法需达到热平衡后数据波动≤±1%),软件是否正常记录、保存数据。
若出现异常(如温度不上升、数据无响应),立即停机检查线路连接,排除故障后再试。
六、安装后整理
整理连接线:用扎带固定线缆,避免缠绕或拉扯。
填写安装记录:记录安装日期、环境参数、校准结果,存档设备说明书与校准报告。
清洁设备:用无尘布擦拭机身和试样台,去除安装过程中的灰尘。
注意事项
安装过程中禁止带电操作(连接线路时务必断电)。
传感器属精密部件,安装时轻拿轻放,避免弯折线缆或碰撞探头。
使用前需空机运行30分钟,待设备热稳定后再进行正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