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极板
分类及构成: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
作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颜色区分: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
栅架的作用: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
电解液
作用: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电和放电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应。
成分:它由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ml。
特别注意点:电解液的纯度是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额定电压分别为6V或12V。
串接方式: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工艺简单,但耗铅量多,连接电阻大,因而起动时电压降大、功率损耗也大,且易造成短路。
穿壁式连接方式:是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打孔供连接条穿过,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连焊在一起。
跨越式连接方式:在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间壁上边留有豁口,连接条通过豁口跨越间壁将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极柱相连接,所有连接条均布置在整体盖的下面。
穿壁式和跨越式连接方式与传统外露式铅连接条连接方式相比,有连接距离短、节约材料、电阻小、起动性能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