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规格 | 407*173*208 |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地矿,能源,航空航天,电气 | 主要用途 | UPS/EPS,太阳能,直流屏,光伏发电,风能发电,船舶设备,医疗设备 |
主要应用范围:
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储能,风光互补工程;
电信、移动、网络、铁道、机场等各种通信、信号系统备用电源;
舰船、海事等备用电源;海洋信号与航标;
石化系统备用电源;
UPS、医疗设备、应急照明等备用电源
![]() |
参考价 | 面议 |
更新时间:2020-06-20 11:56:05浏览次数:249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商宇蓄电池6-FM-120 12V120AH参数及详情
产品介绍:
电池产品参数介绍
1.引用标准
MF系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符合如下标
● JIS C 8707-1992 阴极吸收密封固定型铅蓄电池标准
● JB/T845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 YD/T 799-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 DL/T 637-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2.应用领域
不间断电源 军备电源
医疗设备 监控系统
通信设备 航空/航海系统
石化工业 电厂/电站等
3. 铅酸蓄电池特性
●免维护(寿命期内无需加酸加水)。
● 使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单体电压均衡性佳。
● 采用特殊板栅合金,抗腐蚀性能及深循环性能好,
自放电极小。
● 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且内
阻低,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
4. MF铅酸蓄电池安装要求
●使用前检查电池外观有无裂纹,破损,漏液现象,
一经发现应及时查找原因或进行更换。
● 电池应安装在远离火源,热源(大于2M)的地方,
必须有良好的排气通风条件,应确保电池运行的环
镜温度在15-25度。使得电池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充电电流电压,时间必须按厂家规定执行,电池避
免过充过放电。
● 搬运,安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电池正,负极短路。
5. MF铅酸蓄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拆装电池应由专业人员完成,若因机械损坏电池电液沾到了皮肤或衣服上。立即用清
水冲洗。如果溅入眼睛,要尽快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并立即上医院治疗。
● 不同容量,不同制造商或新旧不同的电池请勿混用。
● 勿用花纤布或海棉擦拭电池外壳。
● 电池停搁6个月以上,使用前必须进行补充电。
6. MF铅酸蓄电池规格
电池 型号 | 外壳 材料 | 额定 电压 (V) | 10HR 容量 (AH) | 大外形尺寸(MM) | 参考 重量 (KG) | 配套 螺丝 (KG) | |||
长 | 宽 | 槽 | 总高 | ||||||
6GFM24 | ABS | 12 | 24 | 166 | 176 | 128 | 128 | 9.0 | M5?16 |
6GFM38 | ABS | 12 | 38 | 198 | 166 | 170 | 170 | 11 | M5?20 |
6GFM65 | ABS | 12 | 65 | 351 | 166 | 175 | 175 | 20 | M5?20 |
6GFM100 | ABS | 12 | 100 | 406 | 175 | 209 | 238 | 29 | M5?25 |
6GFM150 | ABS | 12 | 150 | 495 | 205 | 207 | 241 | 40 | M5?25 |
6GFM200 | ABS | 12 | 200 | 496 | 250 | 207 | 215 | 62 | M5?25 |
7.放电特性
6GFM系列密封电池具有的良好的放电特性,尤其是大电流放电的特性更为*。电池放电的容量取决于放电电流,终止电压和放电时间。
不同放电率的放电性能和终止电压选择如下图:
8.自放电特性
电池储存时的自放电特性如下图:
9.充电特性
6GFM系列密封电池要求采用限流恒压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在环境度为25℃的条件下, 佳的浮充电压为13.6±0.1V 台X台数,充电开始时的电流应限制在0.25C10A的范围内。
恒压充电特性(25℃)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适宜的电池充电恒压值可按下所示,找出整组电池的恒压浮充电压值(电池充电电压X电池组中的电池台数)。
性能与优势:
★安全可靠性高
采用全自动的安全阀(VRLA),能防止气体被吸入蓄电池影响其性能,同时也可防止因充电等所产生的气体造成内压异常而损坏蓄电池。全密闭蓄电池在正常浮充下不会有电解液及酸雾排出。同时,采用自主技术的蓄电池托盘与蓄电池配套使用,确保蓄电池组使用更加安全。
★使用寿命长
在20℃环境下,FM系列小型密封电池浮充寿命可达3~5年,FM固定型密封电池浮充寿命可达8~10年,FML系列电池浮充寿命可达10年,FMH系列电池浮充寿命可达10年,GFM系列电池浮充寿命可达15年。
★自放电率低
采用特种铅钙多元合金,对隔板、电解液及各生产工序的杂质进行严格控制,在20℃的环境下,蓄电池在6个月内不必补充电能即可正常使用。
★导电能力强
采用铜芯镀银端子及特别设计,保证 电气性能。
★适应环境能力强
可在-20℃~+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适用于沙漠、高原性气候。可用于防暴区的特殊电源。
★方向性强
特别隔膜(AGM)牢固吸附电解液使之不流动。电池无论立放或卧放均不会泄露,保证了正常使用。
★绿色无污染
*、且无污染物排出。蓄电池房无需用耐酸防腐措施,可与电子仪器等设备同置一室。
额定电压 | 2V | 4V | 6V | 8V | 10V | 12V |
实测电压 | >2.1V | >4.2V | >6.3V | >8.4V | >10.5 | >12.6V |
电池充电:
一、循环充放使用模式
1、如果设备连接到电源上,充电饱和后就离开电源由电池供电,这种情况下就应当选择循环充放电方式。
2、循环充电时充电机器提供的 高电压应有限制:环境温度在25℃时,2V电池的充电充压为:2.35-2.45V;4V电池的充电电压为:4.70-4.90V;6V电池的充电电压为:7.05-7.35V;8V电池的充电电压为:9.40V-9.80V;10V电池的充电电压为:11.75-12.25V;12V电池的充电电压为:14.1-14.7V。充电 大电流不大于额定容量值的25%A。
3、充电饱和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否则电池就会损坏或由于过量充电会容易引起电池外鼓。
4、充放电时,电池不可倒置。
5、循环使用的寿命取决于每次放电的深度,放电深度越大,电池可循环的次数就越少。
二、浮充使用模式
1、如果设备总是与电源连接,且处于充电状态,只是外电源停止时,由电池供电,这种情况下应当选择浮充充电模式。
2、电池组每节电池的浮充充电电压设定范围应严格控制:在环境20℃时,2V电池的浮充电压为:2.25-2.30V,大充电电流不大于额定容量值的25%A。
3、浮充使用寿命主要受浮充电压和环境温度影响,浮充电压越高,电池寿命就越短。
三、放电
放电时电池端电压低于规定的终止电压或多次过放电,过放电将给蓄电池带来严惩损害,使电池寿命提前终止
商宇蓄电池6-FM-120 12V120AH参数及详情
面对日益增加的废旧电池,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电池。按我国年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6只电池。常使用电池的是寻呼机、手机、袖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仅以寻呼机为例,目前全国寻呼机用户大约在4000万户左右,一个用户一年少要用六七只电池,一年就消耗2.5亿只左右。
废电池污染及其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电池的种类、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废旧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废旧电池含有汞、铅、镉、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了解,其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列入危险废物控制名录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
湖南省动力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毅夫博士告诉笔者,尽管我国一些大型电池生产企业已经开始生产无汞电池,但是大量中小企业生产的仍然是含汞电池,因其价格便宜,应用面广,销售量相当大。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动自行车、通讯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等方面。而镍镉电池则普遍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方面,是一种可充电电池。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
专家们认为,由于电池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其潜在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据杨毅夫博士介绍,我国沿海某省的一些农民在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时,因为回收处理不当,把含有铅和硫酸的废液倒掉,不仅造成了铅中毒,而且使当地农作物无法生长。
如何及时安全地回收和处理废电池,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