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产品展厅| 收藏该商铺

行业产品

当前位置:
深圳市麦哲伦珠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宝石(珠宝)显微镜>>宝石显微镜>> NGI-608T(4K)宝石显微镜价格

宝石显微镜价格

返回列表页
  • 宝石显微镜价格
  • 宝石显微镜价格
  • 宝石显微镜价格
  • 宝石显微镜价格
  • 宝石显微镜价格
收藏
举报
参考价 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型号 NGI-608T(4K)
  • 品牌 其他品牌
  • 厂商性质 生产商
  • 所在地 深圳市
在线询价 收藏产品

更新时间:2020-02-26 17:22:03浏览次数:639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化工仪器网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同类优质产品

更多产品

产品简介

产地类别 国产 价格区间 1万-5万
应用领域 地矿,电子
宝石显微镜NGI-608T(4K),是深圳麦哲伦近期新推出的一款超清4K宝石显微镜,效果超清,并且可拍照、录像、存储、测量,是一款*的珠宝仪器设备,至于这款宝石显微镜价格如何,我们先来了解下其相关信息

详细介绍

宝石显微镜NGI-608T(4K),是深圳麦哲伦近期新推出的一款超清4K宝石显微镜,效果超清,并且可拍照、录像、存储、测量,是一款*的珠宝仪器设备,至于这款宝石显微镜价格如何,我们先来了解下其相关信息

 

 

  四、鉴别

  1.与相似红色、蓝色宝石的鉴别

  以D、R·I、多色性、吸收光谱、光性特征、内含物等特征,不难与相似宝石鉴别。

  其中注意红宝石与红色石榴石的鉴别:

  二者D、R·I可以相近,有些刻面红色石榴石在正交镜下四明四暗(应力、刻面等的影响)

  红宝石 红色石榴石

  ①荧光 红色荧光 无

  ②多色性 二色性 无

  ③双折率 0.008 0

  ④放大观察 色带、双晶纹裂理等 浑圆状包体等

  ⑤吸收光谱 红宝石吸收谱 Fe窗等

  2.天然红、蓝宝石与合成红蓝宝石的鉴别

  (1)焰熔法(维尔纳叶法、火焰法)

  是用火焰把原料熔化而进行晶体生长的方法(无坩埚)

  A.合成红、蓝宝石的

  鉴定特征:

  a.弧形生长纹或色带(穿过不同刻面,不同方向观察)

  b.气泡:球形、蝌蚪状、单个、云状高倍并升降镜筒观察

  c.料渣:无固定形状的原料残渣

  d.发光性:合成蓝宝石Sw淡蓝白或淡绿色(天然蓝宝石一般无荧光)

  合成绿色蓝宝石 Lw橙色荧光

  合成无色蓝宝石、淡蓝色荧光(天然:无至橙红)

  合成红宝石:红色荧光一般强于天然者

  e.吸收光谱:合成蓝宝石一般缺失铁线

  合成变色蓝宝石 470nm强而狭的V吸收线

  f.颜色艳丽、均匀,过于纯正,外观完美

  焰熔法可生产:合成红、蓝宝石,合成尖晶石,合成金红石,人造钛酸锶等

  B.黄色蓝宝石与黄色合成蓝宝石的鉴别

  a.放大观察

  b.吸收光谱与荧光

  天然者:可具铁线但无荧光,或者无铁线而有橙黄色荧光

  合成者:可有Cr线(690nm线)、无铁线、荧光橙红(Ni+Cr),或者既无铁线又无荧光(Ni)

  C.无色蓝宝石与无色合成蓝宝石的鉴别

  a.放大观察

  b.荧光:天然者橙—红,合成者Lw惰性Sw蓝白色荧光

  D.合成星光红宝石,合成星光蓝宝石的鉴别

  a.颜色:粉红—红;乳蓝—蓝;白—灰;紫;绿;黄;褐;黑等

  b.星线:仅存于表层、完整、清晰、较细(天然者星线产于样品内部,可缺失,不完整,较粗)

  c.弧形生长纹或色带、气泡

  E.合成变色蓝宝石

  a.气泡

  b.变色效应

  F.再次热处理(及充填)的焰熔法合成红、蓝宝石

  将焰熔法合成红、蓝宝石,加热冷却,产生裂隙,投入到乙酸苯胺等树脂的溶液中,形成次生指纹状包体,可有弧形生长纹、气泡。

  (2)助熔剂法

  助熔剂法又称高温熔体溶液法或熔剂生长法

  助熔剂法是将晶体的原成分在高温下熔解于低熔点

  助熔剂熔体中,形成饱和熔体,然后通过缓慢地降温或其它方法,使晶体析出,类似晶体从岩浆中结晶。

  红宝石 Al2O3 Cr2O3——原料

  PbO、MoO3或Bi2O3——助熔剂

  (PbO污染大,现在用钼酸锂、氟化锂污染小)

  Al2O3熔点2030℃加入助熔剂

  在1300℃即熔融,然后缓慢冷却使红宝石结晶,助熔剂及比例决定熔点,用白金坩埚。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鉴定特征:

  a.颜色丰富,包括各种深浅不一的红色。

  b.发光性:可有较强的荧光

  c.查氏镜:可见较明显的红色

  d.微量元素:种类少,有Pb、Mo等微量元素存在

  e.助熔剂残留物

  颜色:大多不透明,灰黑、棕褐,以致黑色(透射光),而在反射光下,呈浅黄、橙红,且有金属光泽。

  形态:丰富、树枝状、栅栏状、网状、扭曲云翳状、管状、熔滴状、彗星状,可有透明空洞和马赛克结构。

  f.笔直生长环带及不均匀色块,可有搅动状的颜色不均匀现象,蓝色三角状生长带等。

  g.铂金片,三角形、六边形等

  助熔剂法可生产: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合成尖晶石、合成变石等

  水热法:

  早在1950年水热法的合成已由Balets教授完成,但由于制造成本太高,因此一直未做为商品流通。而1992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1992年原苏联的Tairvs公司的亚历山大Alexan将水热法合成红宝石达到了商业化生产。

  我国目前已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晶、彩色水晶、祖母绿、海蓝、红宝石等。

  水热法:是模仿自然界许多矿物在矿化气水溶液中结晶的原理而设计的。在封闭的高压釜中,高温高压下,使原料在较热的部位溶解于水溶液中,随后在较冷部位的籽晶上重结晶。

  水热法合成红宝石鉴定特征:

  (1)颜色:浅红—深红各种颜色,透明度高纯净。

  (2)发光性:紫外荧光无(浅粉红色样品)或弱—强

  (3)可有种晶片

  (4)锯齿状、波状生长纹

  (5)铂金片

  (6)钉状包体(或定向排列的细针状)

  桂林水热法合成红宝石

  (1)透明度高、纯净

  (2)紫外荧光:LW鲜红色

  (3)吸收光谱:红区吸收线、蓝绿区吸收

  (4)内含物:种晶片残余、生长纹理不明显

  (5)红外光谱:无水的吸收特征

  提拉法/导模法:

  提拉法是在坩埚中将原料熔化,采用晶体提拉机构生产宝石。导膜法是边缘限定薄膜供料提拉生长技术,是提拉法的变种,可生产片、管、异型截面等红、蓝宝石晶体。

  提拉法:拉长气泡、弧形纹

  导模法:带有气泡,可有导模金属Nb,无料渣

  冷坩埚法(冷坩埚熔壳法)

  1969年,法国科学家Roulin等人用高频电源加热冷坩埚方法,生长出含稳定剂y3O3为12.5%的CZ水晶体,但未将该项研究继续下去。1972年原苏联的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亚历山大罗夫等人完善了该技术。1976年CZ销往市场,我国从1982年开始研究,很快获得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是目前世界上能大量供应CZ晶体的国家之一。

  冷坩埚法:它的大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坩埚,而是材料本身做“坩埚”,并且不对“坩埚”直接加热,而是由包裹在“坩埚”外线圈的高频电流向“坩埚”内发射高能电磁波,电磁波透过“坩埚”直接加热内部的宝石原料氧化锆使之熔化。“坩埚”外壁有水冷系统,因此在原料熔化时“坩埚”内壁有一薄层原料氧化锆保持固体状态,这层固体氧化锆就相当于坩埚。

  CZ可有各种颜色的,术科考试样品可有黑色CZ,合成立方氧化锆的温度为2500-2750℃。

  3.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1)刚玉类宝石的热处理

  a T温度 刚玉≥1600℃

  b Δt 升温速度

  c Ct 恒温时间

  d fo 氧化还原条件(气氛)

  e Δt 退火时间

  热处理属优化、市场上的大多数红蓝宝石都是经过热处理的。

  应用:

  a.削减蓝色——高温氧化条件

  Fe2++Ti4+电荷转移产生蓝色

  Fe2+ Fe3+,使Fe2++Ti4+电子对减少,从而削减蓝色

  b.增加蓝色——高温还原条件

  c.去除金红石,增加净度透明度

  1600℃-1800℃迅速冷却

  金红石(TiO2)熔融,Ti进入晶格形成固溶体,消除了金红石

  d.产生星光——加热缓慢冷却

  加热使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的Ti析出,缓慢冷却而形成金红石丝状物可产生星光。

  e.浅黄—黄绿色刚玉 黄色、金黄色蓝宝石

  在高温氧化条件下,刚玉晶格内原由Fe2+造成的氧空位全部填满,Fe2+氧化成Fe3+使刚玉宝石形成黄至金黄色。

  f.改变透明度和颜色

  斯里兰卡乳白色久达(Geudas)刚玉,热处理后变得透明,并产生蓝色。

  牛奶石(久达刚玉),呈乳白色、灰白色,1200℃-1700℃,(1600℃±好),还原条件,用木炭控制气氛或通入CO或氧气控制气氛,长达几星期进行热处理,有时反复多次,使金红石(TiO2)熔解,进入晶格(透明了),与Fe2+结合产生蓝色。

  热处理的鉴定:

  a.固态矿物包体熔蚀

  b.气液包体炸裂

  c.表面可有凹坑、麻点

  d.内部出现应力纹

  (2)表面扩散处理 属处理

  表面扩散处理也称热扩散处理或热化学处理方法

  表面扩散是在高温或超高压条件下,通过某种元素在宝石中以扩散的方式来改变宝石内致色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元素间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变宝石外观特征(如颜色、透明度等)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

  宝石表层所形成的颜色层称扩散层(渗层)

  Cr3+→红色

  Fr+Ti→蓝色

  Ni→黄色

  Cr+Ni→橙黄

  Co→蓝色

  ※扩散处理红宝石鉴定特征

  a.颜色:早期石榴红色,带明显的紫色、褐色调

  新产品有不同深浅的红色,颜色不均匀,常呈斑块状

  b.放大检查:样品浸于二中,可见红色多集中于腰围、面棱及开放裂隙中

  c.荧光:Sw可有斑块状蓝白色磷光

  d.二色性:模糊,有时黄/棕黄。

  e.R·1:具异常折射率,高可达1.80

  Δ扩散蓝宝石的鉴别:术科考试可有此样品

  Fe+Ti

  I型 颜色层0.004-0.1mm

  II型 颜色层可达0.4mm

  a.颜色: I型 灰蓝色、雾状外观

  I型 清澈的蓝色、蓝紫色,颇似天然优质蓝宝石

  b.具热处理特征

  c.腰、棱、凹坑、裂隙处颜色集中

  d.某些样品Sw白垩状蓝或绿色荧光,另一些样品Lw蓝、绿,甚至橙色荧光

  Co扩散处理蓝宝石

  鲜艳的钴蓝色,市场少见,偶尔可检测到

  鉴定特征:

  a. 钴蓝色 有许多颜色略浅的斑点,棱线颜色变浅

  b. 折射率超出折射仪测量范围

  c. 分光镜:钴吸收谱——三条吸收带

  铍扩散处理红、蓝宝石

  2003年亚洲珠宝报道,珠宝市场上近年来出现一些颗粒大、瑕疵少、品质很好的橙红、粉红和红色刚玉宝石,很受欢迎(2002年初流向市场)

  这些漂亮的红宝石并非铬谱,而是铍扩散处理的刚玉,是产自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的刚玉类宝石改善所致。

  1750℃以上+Be2+等材料粉末,高温氧化条件下进行Be表面扩散处理而成。

  铍扩散处理红宝石的鉴别:

  a.具热处理特征:内部应力纹,表面熔蚀纹、麻点

  b.无铬谱:只是黄绿区宽吸收带,其它谱线不典型

  c.荧光:无或极弱的淡绿色荧光(天然红色荧光)

  d.微量元素:激光等离子质谱仪测试Be表层高,往里迅速减少

  高温氧化条件下,Be可进入到宝石较深的地方,随Be扩散深度不断增加,颜色也发生变化,从黄—橙黄—粉橙—橙粉—橙—橙红—红色

  ※表面扩散处理星光宝石

  刚玉宝石经表面处理可产生星光蓝宝石和星光红宝石

  表面扩散处理星光蓝宝石在我国已面市

  其折射率、密度及气液包体等特征与天然蓝宝石相同

  ※表面扩散星光蓝宝石鉴别特征:

  a.颜色:具灰黑色调的深蓝色,弧面型底部或裂隙内有红色斑块状物质

  b.星光特点:星线均匀,星光完美

  c.放大检查:星光局限于表面,表面有一层极薄的絮状物,由细小白点聚集而成,无三组定向排列的金红石丝状物(放大3000倍也未见,电子显微镜)

  d.荧光:无反应,部分样品红斑可发红色荧光

  e.Cr2O3含量:异常可达4%,油浸观察表面呈现红色,具轮廓清晰的红色圈。

  (3)染色红宝石

  将劣质刚玉宝石,即颜色浅淡、裂隙发育者放进有机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温,使之染上颜色。

  鉴定特征:

  a.光泽弱

  b.颜色集中于裂隙或凹坑中

  c.可有荧光、二色性,吸收光谱异常

  (4)充填红宝石

  注胶或充填玻璃等以掩盖裂隙

  鉴别:

  a.裂隙内充填物,光泽,颜色与红宝石不同

  b.可有残留气泡

  (5)辐照处理

  刚玉产生黄色—橙色,不稳定

  红宝石:热处理——优化

  浸有色油、染色、充填、扩散——都属处理

  蓝宝石:热处理——优化

  扩散、辐照——处理

  五、评价

  1.颜色:鸽血红、矢车菊蓝为佳颜色

  2.透明度、净度:包体少,透明度高为好

  3.切工:不漏光,闪光好

  4.重量:红宝石要求>0.34Ct而蓝宝石>0.5Ct即可做戒面

  1988年,美国牙医麦耶,在北卡罗来纳州烟雾山,拳头大蓝色奇石,压病历卡,宝石学家约翰、普鲁逊看牙病发现为蓝宝石,估价400万美元。

  1989年,美国宝石商罗伊、惠茨赛恩,在亚历桑那州一次珠宝展销会上,一个土豆大小的蓝黑色石头放在一个小盆内,标价15美元,这玩艺能值15美元?卖主自觉要价过高,以10美元成交。经加州莫尼卡宝石鉴定实验室鉴定,为价值228万美元的蓝宝石。

  

 

宝石显微镜价格,当先咨询了解深圳麦哲伦,您身边的珠宝仪器专家

其他推荐产品

更多产品

收藏该商铺

登录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二维码 意见反馈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