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电压 | 220/380V | 功率 | 1-100kW |
---|---|---|---|
绝缘电阻 | 500 | 抗电强度 | 2000 |
类型 | 其他 | 连续使用寿命 | 10000h |
外形尺寸 | 1-5m | 温度范围 | 100 |
应用领域 | 石油,能源,电子/电池,航空航天,综合 | 重量 | 50kg |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油罐电加热管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的热能转换电热元件,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热能传导至油温上升。这样的加热方式体积小,安装比较灵活,电能转换为热能十分的环保,同时传热效率高可以保证在较低运行压力下获得较高的工作温度。但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油罐电加热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形成结焦、积碳,导致使用寿命过短现象。
那么油罐1电加热管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呢?
1、油罐1电加热管表面负荷要根据油的粘稠度进行设计,流动性好的每米设计小于等于1.5KW,重油每米功率1KW;
2、油罐1电加热管停止工作时,应先把温度降到常温状态,避免高温停机。因为在高温运行状态停机的一瞬间,油罐1电加热管表面还处于高温状态,此时油罐内的导热油停止流动,就会导致油罐1电加热管表面的导热油局部温度过高,形成积碳;
3、根据具体场地需求选择合适的保护罩壳。
4、不能干烧(所有液体电加热管都必须保证发热区全部浸入液体)可参考文章:为什么液体电加热管不能露出液体外面加热。
重油发热棒重油发热棒T·J·塞贝克(1770—1831),德国物理学家。1821年发现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中,当两个接电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电动势,因而也就产生了电流,这就是塞贝尔效应或称热电效应。这种热电偶用于检测温度十分普遍,铜与铜镍合金做的电偶可测(-250~400℃),钨镍与钨铼不同配比的电偶高温可测到3000℃,热电偶可以串起来组成热电堆,提高灵敏度。热电偶用于温差发电安静而无振动,用碲化铋、碲化铅或硅锗合金做温差元件的发电机,已用于无人灯塔、极地的气象预报、空间技术中的通信电源等。
珀耳帖
J·C·A·珀耳帖(1785—1845),法国物理学家。1834年发现当电流流过由两种不向材料的导体组成的电路时,电路的一端变冷,另一端变热。在两种不同的半导体组成的电路中,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珀耳帖原来是一位制钟工人,30岁时改行致力于科学研究。1840年提出静电感应概念,用于导体充电。他在大气电、水喷流、高原地区沸点方面发表不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