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领域 | 环保,石油,能源,建材/家具,道路/轨道/船舶 |
---|
产品简介
详细介绍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
1.光度测量
1.1 光度测量简介
“光度测量”是指在您的波长处读取数据测量数据。也就是我们常说定点读数。在
本系统中,您可以多个波长点进行光度测量,并且还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计
算。具体的设置方法见下节。
1.2 光度测量参数设置
激活光度测量窗口,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子菜单。即可打开光度测量设
置窗口。窗口中共有二个选项卡,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
图 3-1 光度测量参数设置窗口(测量选项卡)
测量选项卡
测量波长
在测量选项卡中,您可以在【波长】编辑框中输入需要测量的波长点,然后点击【添加】
按钮,即可在下面的波长点列表中添加一个测量波长点,测量波长点多可设置 20 个,
少需要设置一个。如果需要删除波长点或清除波长类表,可点击【删除】按钮和【清除】按
钮。
重复测量
光度测量允许您对测量重复次数进行选择。如果您不希望重复测量,可选择【重复测量】
中的【无】。
如果需要手动重复测量,可选择【手动】,然后在【重复次数】编辑框中输入需要重复
的次数。【自动重复】的功能与手动重复类似,都是进行重复测量,但自动重复可自动完成
多次重复测量,无须每次都去按测量键。
自动测量需要一个测量【时间间隔】,也就是每次测量之间所停顿的时间。此时间
可以是零,也就是不停顿的连续测量。如果您选择了自动重复测量,仪器将跟据设备设置的
样品池进行自动重复测量。如果您所设置的样品池是固定样品池,则仅测试当前的样品池。
如设置的多联样品池,则自动测量多联样品池中的每一个样品池。归根结底,重复测量的目
的其实主要是进行平均值的计算,因此,您可以选择【计算平均值】将平均值计算功能打开。
这样,在每次重复测量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平均值并显示在测量表格中。
光度模式
光度模式是指仪器当前运行的模式,可供选择的光度模式有: T%(透过率模式)、R%
(参比光透过率-积分球附件)。单位:%(结果以%输出),Abs(结果以吸光度模式
输出)。
启始编号
设置样品编号中的启始数字。可输入任意数字。
仪器选项卡
仪器选项卡的内容与仪器性能窗口的内容**。
1.3 自动校零
点击” ”开始光度测量时,如果自动校零的文件不存在或当前测量的波长校正参数不存
在时,会提示重新进行自动校零.
点击” ”按钮,启动校零的操作.
将设备自带的黑色挡块插入到测试位,再点击”OK”.开始暗电流校正.
暗电流校正完成后.提示插入样品进行基线校正.
注意:这里所说的样品指标准参比样品.如不是以标准样口作为参考,而是以空气作为参比.此
处样品为空气.即保持测试样处为空.
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开始光度测量.
1.4 光度测量
光度测量的测量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点击“ ”按钮即可完成一次测量。测量结
果将被显示在测量表格中。如果您想删除某个测量结果,可直接在当前测试界面上点击右键,
选择“关闭”,当前测试将被关闭且结果不被保存。
图 3-7 光度测量结果
1.5 结果保存
对于测量结果,可以保存为文件。当您完成了分析测量后,可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
存】子菜单,系统会弹出保存文件窗口。输入您需要保存的文件名,点击【保
存】按钮,即可将文件保存到的位置。
2.光谱扫描
2.1 光谱扫描简介
光谱扫描是指按照一定的波长间隔,对某个波段范围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波长每
变化一次,就读取一次测量数据,并将测量数据以二维图形的方式进行显示,从而进行进一
步的分析与研究。光谱扫描大多用在对样品的定性分析上,由于其直观的图形显示方式,使
操作者对样品的性状一目了然,因此,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项重要功能。
2.2 光谱扫描参数设置
如果您需要进行光谱扫描,那么,首先需要对扫描参数进行设置。激活光谱扫描窗口,
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子菜单,即可打开设置窗口。
窗口中共有二个选项卡,分别是:【测量】、【仪器】。其中,测量选项卡中的内容是设置
扫描参数的主要内容,另外的选项卡的内容与仪器性能和附件设置窗口中的内容*相同,
下面着重介绍光谱扫描参数的设置方法。
光谱扫描光度方式
设置光谱扫描的【光度模式】。光度模式是指仪器当前运行的模式,可供选择的光度模
式有: T(透过率模式)、R(反射率-积分球或镜面反射附件),Er(氘灯能量模式-
样品光)、Es(钨灯能量模式-样品光)。如果您选择了能量方式(Er、Es),还可以点击【能
量】按钮对能量参数进行设置。
显示范围
设置光谱扫描图形中纵坐标的范围。您可以在【大】和【小】编辑框中输入相应的
数值。
扫描参数
设置扫描的波长范围、间隔、速度等参数。【起点】和【终点】构成了扫描范围。【速度】
表示扫描速度。扫描速度越快,数据的质量相对越不好;扫描速度慢,数据的质量相对越好。
【间隔】表示扫描的波长间隔。也就是间隔多少纳米采一次样。可选的扫描间隔有:0.1、
0.2、0.5、1.0、2.0、5.0nm 和 10.0nm。
扫描方式
扫描方式是设置光谱扫描的重复扫描方式。【单次扫描】表示只进行一次扫描,不重复。
【重复扫描】表示可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如果您选择了重复扫描,则需要设置扫描的【时间
间隔】和【重复次数】。
2.3 基线校正
在开始光谱扫描之前,应先对测量范围内的波长作基线扫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移除测试
位与参比位的样品,点击 ,开始范围波长的基线校正.如暗基线文件不存在或
丢失,需要重新进行暗基线实验.
在测试样处放置设备自带的黑色档块,点击” ”开始暗电流校正.
暗电流校正完成后,移除测试样处的黑色档块.点击” ”开始基线校正.
完成基线校正后,可以开始光谱扫描实验.
2.4 光谱扫描
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开始】子菜单,或点击“ ”按钮,即可开始光谱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系统会将扫描的数据和波长以图形的方式动态绘制在光谱扫描窗口中,另外,
还会将数据显示在工具栏中。如果您要终止扫描,可点击“停止”按钮或按 ESC 键。
2.5 保存和打开光谱文件
如果您想保存扫描光谱,可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子菜单,在弹出的保存窗口
中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当您要浏览保存过的光谱文件时,可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子菜单,此时系统将弹
出打开光谱文件窗口。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操作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