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品
暂无信息 |
蓝绿藻 (blue-green algae) 及光合细菌研究观察用显微镜出售!
蓝绿藻 (blue-green algae) 及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光合作用之种类
(一) 有氧光合作用:蓝绿藻与藻类之光合成反应
蓝绿藻色素-叶绿藻a、葫萝卜素、 phycobilin 、 phycoerthrin 等。
藻类色素-叶绿素a、b、c、d及类葫萝卜素、藻青素等。
以 H 2 O 为电子之供给者,产生 O 2 ,故呈好氧状态。
1. 光反应:产生能量及还原力
当光合色素接受光能时,其中一部分原子,因受光能的激动而释出电子,立即分别引发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1) 产生能量:促使 ADP 转变成含有更多化学能的 ATP 。
(2) 水之光解:产生游离的氧气,同时也释出水中之氢原子,并连同原有的电子,继续参与还原含碳化合物之反应。
日光
12H 2 O+18ADP+12NADP →
叶绿素
6O 2 +18ATP+12NADPH 2
2. 暗反应:消耗能量合成有机物
由光反应送来的 ATP 与 NADPH 2 可提供固碳作用中所需之能量与还原力,此反应又称为卡尔文循环 (Calvin cycle)
叶绿素
18ATP+12NADPH 2 +6CO 2 →
基质
C 6 H 12 O 6 +18ADP+12NADP+6H 2 O
综合反应:
日光
6CO 2 +6H 2 O → C 6 H 12 O 6 +6O 2
叶绿素
(二) 无氧光合作用:细菌性光合反应
无氧光合作用为厌气菌利用菌体叶绿素 (bacteriochlorophyll) 吸收光能且以 H 2 S 或还原性有机物作为电子供给者,生成葡萄糖,但无 O 2 之释出,而释出硫 S 。 自营性光合细菌包括:
1. 绿硫菌:
以 H2S 为电子供给者, S 颗粒贮存在细胞外,暗处无法生长,例如 Chorobium
6CO 2 +6H 2 S+ 日光能→ C 6 H 12 O 6 +6S
2. 紫硫菌:
3. 以 H2S 为电子供给者, S 颗粒贮存在细胞内,暗处无法生长,例如 Chromatium 、 Thiospirillum
6CO 2 +6H 2 S+ 日光能→ C 6 H 12 O 6 +6S
三、 光合异营性微生物代谢作用
(一) 绿非硫菌 (Green non-sulfur bacteria)
虽少数菌种可利用 H 2 S 作为电子供给者行光合自营性代谢,但在暗处即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给者行异营代谢。 故属兼性厌氧,兼性光合,例如 Chloroflexaceae
(二) 紫非硫菌 (Purple non0sulfur bacteria)
光合作用仅发生于有光存在之厌氧环境,若在黑暗处微氧情况即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接受者及碳源,属兼性厌氧,兼性光合。
例如: Rhodospirillum 、 Rhodopseudomonos
化学合成代谢
一、 化学自营性 (Chenoautotrophs) 微生物代谢作用
(一) 化学自营性细菌 (obligay autotrophic bacteria)
以 CO 2 为碳,氧化无机物获得能源。 属一级生产生,可制造有机物,例如硝化菌、硫氧化菌、铁细菌等。
(二) 兼性化学自营性细菌 (facultative chemoautrophic bacteria)
以 CO 2 为碳源,可以利用无机或有机物为其能源,例如氢细菌 hydrogenomonas 能将氢氧化成水,而获得能量。
二、 化学异营性微生物代谢作用
以有机物基质获得能量源及碳源
例如 Aerobacter aerogenes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基质之代谢分解可以糖类(贮存式与结构式)、蛋白质及脂质三大类分别说明。
(一) 糖类(碳水化合物)
1. 贮存式糖类分解(淀粉、肝糖)
(1) 水解作用
由多糖类、寡糖类、双糖类分解为溶解性的单糖(如葡萄糖),以便进入细胞内,通常由胞外脢作用。
(2) 糖解作用 (Glycolysis)
将六碳糖借能量及酵素作用分解成2个丙酮酸的过程,此程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下均可进行,先耗能再产能,可净产生2 ATP 。 属于基质磷酸化作用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方式产能。
(3) 酦酵作用
仅发生于无氧环境,其电子供给者及接受者均为有机物,产生能量少,一莫耳葡萄糖进行酦酵作用仅产生 2ATP (糖解作用时所产生),故亦属于基质磷酸化作用 (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方式产能。
a. 酒精酦酵 ( 有 CO 2 产生 )
单糖→糖解→丙酮酸→乙醛→(还原)→乙醇
b. 乳酸酦酵(无 CO 2 产生)
单糖→糖解→丙酮酸→(还原)→乳酸
2. 结构式糖类分解(纤维素之分解)
纤维素 (cellulose) 属非分支状聚合物之多糖类,其聚合单元为葡萄糖,而每聚合单元之间以β -1,4 连结,故造成微生物之难分解性。 自然界仅有少数细菌及真菌可进行分解利用,常见之细菌有 Clostridium , Myxobacteria 及 Actinomycetes 等菌属,其厌氧分解步骤如下:
(1) 水解作用
具有 cellulase 胞外脢之特殊细菌,将 cellulase 扩散至细胞外,将纤维素多糖类水解成小分子之双糖类 (cellobiose) ,然后进入细胞内,再分解成葡萄糖 (Glucose) 单体。
水 解 进入细胞
cellulose → cellobiose → Glucose
胞外脢 细胞膜
(2) 糖解作用
EMP pathway 2ATP
Glucose → 2Pyruvate (丙酮酸)
2NAD+ 2NADH
(3) 厌氧分解
CoASH
Pyruvate → CO 2 +H 2 (g)+Acetyl-CoA
H 3 PO 4 ATP
Acetyl-CoA → Acetyl-Phosphate →乙酸
Co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