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制药/生物制药,综合 |
---|
质谱仪校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一、校准目的与重要性
消除系统误差:通过已知质量的标准品调整质量轴,确保测量质量数与实际质量数一致
保证数据可靠性:未经校准可能导致环境监测误判、食品安全漏检等严重后果
二、校准类型与方法
常规校准方法:
注入含已知质量离子的校准溶液(需覆盖仪器质量范围)
现代仪器通常配备自动校准程序,老旧设备可能需要手动优化
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三、校准流程(以LC-MS为例)
前期准备:
环境控制:温度(20±5)℃、湿度≤80%,避免电磁干扰
标准物质选择:高纯度、可追溯的化合物(如聚苯乙烯)
实施步骤:
质量轴校准:调整质量分析器参数
分辨率校准:验证半峰宽(W1/2)
灵敏度校准:通过低浓度标准溶液测试
验证环节:
使用二维码自动验证校准结果(创谱科技CN119985347A)
四、注意事项
频率要求:
蛋白质分析需每日校准,小分子分析可降低频率
特殊要求:
GC-MS需单独校准气相色谱部分(柱温箱、载气流速等)
电喷雾电离(ESI)与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需区别对待
五、常见问题
校准与调谐的区别:调谐优化运行状态,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进样系统推荐:大容量Rheodyne进样环或汉密尔顿注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