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周期 | 现货 | 应用领域 | 食品/农产品,化工,生物产业,石油,制药/生物制药 |
---|
微量进样器校准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流程和技术要点可归纳如下:
一、校准方法
衡量法(主流方法)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蒸馏水质量,结合水温密度换算实际容积值
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5μL微量进样器校准,但随电子天平精度提升已逐渐被衡量法替代
二、关键影响因素
温度控制:液体体积随温度变化,需记录实时水温进行修正
介质选择:优先使用蒸馏水(环保且操作简便),历史曾用水银校准
操作规范:吸取速度、液体粘度及清洁度均会影响结果
三、技术规范现状
规范名称适用范围特点
JJG646-2006移液器(空气排放原理)活塞距离测量,精度高
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附录A含水银校准步骤
YY0088-1992医药行业标准提出分光光度法
四、校准周期建议
新进样器启用前必校
定期校准(根据使用频率建议3-6个月)
维修或更换关键部件后需重新校准
五、特殊注意事项
微量进样器(<10μL)需采用更高精度天平(0.001mg)
自动顶空进样器需配合六通阀和智能反吹系统防止交叉污染
校准报告应包含实际容量、示值误差及环境温湿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