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官方微信

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采购中心

2025版仪器采购宝典电子书

您现在的位置:化工仪器网>采购中心>供应信息

LD-TGA101-热重分析仪TGA

2025-05-20

产      地:
暂无
所在地区:
北京北京市
有效期还剩 91举报该信息

LD-TGA系列热重分析仪TGA适用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分解过程、吸附与解吸、氧化与还原、成分的定量分析、添加剂与填充剂的影响、水分与挥发物、反应动力,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药品、催化剂、无机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

LD-TGA系列热重分析仪TGA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温度范围:TGA101 室温~1200℃TGA103 温度:室温~1550℃

2、温度分辨率:0.01℃

3、温度波动:±0.01℃

4、升温速率:0.1~100℃/min

5、温控方式:PID 控制,升温、恒温、降温

6、程序控制:程序设置多段升温恒温,可以同时设置五段

7、天平测量范围:0.01mg3g ,可扩展至50g

8、天平精度:0.01mg

9、恒温时间: 任意设定

10、分辨率:0.1μg

11、显示方式:7 寸汉字大屏液晶显示

12、气氛装置:内置气体流量计,包含两路气体切换和流量大小控制(气氛:惰性、氧化性、还原性、静态、动态)

13、软件:智能软件可自动记录TG 曲线进行数据处理、TG/DTG、质量、百分比坐标可以任意切换;软件带自动调节功能,根据图谱显示,自动延伸,缩放

14、气路可以设置多段自动切换,无需手动调节。

15、数据接口:标准USB 接口,专用软件(软件不定期免费升级)

16、电源:AC220V 50Hz

17、曲线扫描:升温扫描、降温扫描

18、可以同时打开五条测试图谱,比对分析

19、降温时间:≤15min1000℃~室温);选配风冷降温装置,快速降温,提高测试效率

20、坩埚类型:陶瓷坩埚、铝坩埚

21、坩埚尺寸:5×5mm7.5×7.5mm

22、标准物:一份


矿物的热重分析实验


实验原理

在加热时物质质量的改变是失重法的基础。大多数矿物(例如黏土、石灰石、白云石等)或湿化学法合成的氧化物(ZrO2、Al2O3、TiO2等)前躯体在加热时都要放出气体(如CO2、HO等),因而质量减轻。用热天平测出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同温度下质量的损失百分率,以温度和失重百分率为横、纵坐标,绘出失重曲线,根据曲线斜率即可确定该矿物的失重温度。黏土矿物在加热时主要进行脱水(自由水和结构水),因此往往又称其失重曲线为脱水曲线。

研究证明,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失重曲线,若将未知矿物的失重曲线与一套纯矿物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即可鉴定未知矿物组成。

但是必须指出,在许多情况下黏土或矿岩往往不止含一种矿物,而有些矿物的失重温度范围常常相差不大或基本一样,这就给单凭失重曲线鉴定矿物组成带来困难,因此确定矿物组成还需和其他研究方法(如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等)配合,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仪器与试剂

热重分析仪TGA

热重分析仪TGA

热重分析装置

1-电源;2-变压器;3-天平;4-电炉;5-:6-热电偶;7--电位差计

实验步骤

(1)将系有铂金丝的坩埚挂在天平盘的链子上。

(2)调整天平水平,并使链子、坩埚等不与天平底盘孔、桌子孔、电炉炉膛等接触

(3)用砂粒使天平平衡后,精确称量约1g黏土试样放入坩埚内,记录下试样质量。

(4)用黏土盖板盖上电炉口,把单相自耦变压器调至零点,经教师同意后供电。

(5)调整变压器缓慢升温(约10℃/min),同时检查热电偶正、负端,并接在电位差计上。

(6)将10mg的砝码放在左边的天平盘上,逐渐升温,至天平重新平衡时,记下瞬间温度,然后再加10mg砝码,并使天平再度平衡时记录瞬间温度;重复上述操作至炉温达到800℃时,停止实验(炉温达到400℃时每次加在左边天平盘上的砝码可酌情增多)。

数据处理

根据下表的实验记录,以质量分数(失重百分数)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绘出热重曲线,并对实验结果作必要讨论。

热重分析仪TGA

结果分析

热重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在程序控温条件下的质量变化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来研究物质热稳定性、分解过程及成分组成的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的结果,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1. 判断物质的热稳定性

(1)起始分解温度(Td)

样品质量开始显著下降的温度,反映物质的热稳定性。PVC的起始分解温度越低,耐热性越差;陶瓷或金属氧化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高,热稳定性强。

(2)失重平台与残留量

若曲线存在明显的失重平台,说明样品在特定温度区间内发生分步分解(如结晶水脱除、官能团断裂等)。塑料中填料(如碳酸钙)含量测定:残留量越高,填料比例越大

残留质量(通常为高温下的残渣)可判断样品的无机成分含量(如填料、灰分)或最终分解产物(如金属氧化物)。药品热稳定性评估:残留量可反映分解是否完一全或是否生成稳定产物。

2. 分析热分解过程与反应机理

(1)失重速率与阶段数

热重曲线的斜率对应失重速率,斜率越大,分解反应越剧烈。

单阶段失重:可能为单一成分的分解(如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 CONaCO)。

多阶段失重:表明样品含多种热稳定性不同的成分,或经历复杂反应(如聚合物先脱挥发分,再链断裂,最后碳化)。

(2)特征温度点

峰值温度(Tp:失重速率最快时的温度,可用于对比同类物质的分解活性(如同晶型药物的 Tp 差异)。

完一全分解温度:样品质量基本不变时的温度,反映分解反应的终止点。

(3)应用场景

研究阻燃材料的分解行为:通过失重曲线判断阻燃剂的起效温度和抑烟效果。

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热氧老化过程:区分氧化分解与单纯热分解的阶段。

3. 定量分析成分组成

根据各阶段失重率,结合化学反应式或已知成分的热行为,可定量计算样品中各组分含量。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若样品为 CuSO5HO,第一阶段失重对应结晶水脱除(理论失重率为 36%),可通过实测失重率验证纯度。再如共聚物中各单体比例:如聚氯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PVC-VA),可通过脱 HCl(第一阶段)和脱醋酸(第二阶段)的失重率计算 VA 含量。

注意事项:需结合标准物质或理论计算,排除副反应(如氧化、吸潮)对质量的干扰。

4. 判断热反应的类型与产物

单独 TGA 难以直接确定分解产物,需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气相色谱(GC)等联用技术,分析挥发物成分,从而判断反应类型。例如有机物热分解:若检测到 CO、HO,可能为氧化分解;若检测到 HCl,可能为含氯聚合物(如 PVC)的脱卤反应。

若残留质量大于理论值,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如金属单质氧化为氧化物,质量增加)。若失重率超过理论值,可能伴随挥发分逸出或升华(如含溶剂的样品)。

5. 评估材料的加工适应性

对于高分子材料,需关注其熔融温度(Tm)起始分解温度(Td)的差值:若 Td >> Tm,材料适合热加工(如注塑、挤出);若 Td 接近或低于 Tm,需添加稳定剂(如抗氧剂、热稳定剂)改善加工性能。

如通过TGA确定塑料加工温度上限,避免材料降解;在食品添加剂行业,可通过TGA判断香精、色素在高温烘焙中的耐受性。

6. 典型热重曲线解析

(1)碳酸钙(CaCO):热曲线特征为800-900℃单一失重阶段,失重率约 44%(对应 CO释放),残留 CaO(56%)。可以分析纯度验证:实测失重率接近理论值,表明样品纯度高。

(2)聚乙烯(PE)热曲线特征为400-500℃单一快速失重阶段,残留量接近 0(完一全热解为低分子烃)。可以看到起始分解温度约 400℃,适合一般加热加工,但需避免高温氧化。

(3)氢氧化钠(NaOH)热曲线特征为首先在 100-150℃失重(吸附水脱除),随后在 318℃熔融(无质量变化),高温下不分解。可以看出水含量测定:第一阶段失重率对应含水量,可用于指导干燥工艺。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化工仪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在线询价

 

温馨提示

该企业已关闭在线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