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系重点 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2025年07月08日 15:50:2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4107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再次印发通知,部署启动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计划在未来5个月,向社会上的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就业服务。
转眼间,又来到了毕业季,伴随着箐箐学子走入大学的同时,大量的应届生人才也涌现了市场。据统计,202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而与之相对的是逐渐复杂化的就业市场以及毕业季庞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一方面,应届生叠加往届未就业群体,待业人群密集,涉及专业广泛;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的兴起促使了大量非传统岗位的增加,但专业难以匹配直接导致了人才和市场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供需关系。总而言之,一到毕业季,就业难题就会成为热点话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曾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了要进一步挖岗位、提能力、优服务、强保障,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而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再次印发通知,部署启动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未来5个月,向社会上的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实名登记、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全方位就业服务。
针对毕业生离校期,行动要求各地及早公布服务渠道,集中发布致2025届高校毕业生公开信,亮出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服务机构目录、求助渠道、招聘渠道五个“清单”,以此来畅通毕业生求助途径。此外还强调要落实线上全面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线下统筹用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站所等服务平台。
同时,在帮扶机制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落实实名帮扶机制,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做好困难毕业生兜底帮扶,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清单,优先推送高质量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培训见习,优先提供职业指导。
而在招聘对接与岗位拓展方面,行动要求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重点面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岗位资源。还要求各地拓展企业就业主渠道,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惠企政策,激励企业吸纳青年就业。
此外,此次行动还强调了要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明确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关键词,组织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专项培训来提升青年技能水平。要统筹推进“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加大招募计划向脱贫地区、东北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力度。并且指出要挖掘教育、医疗卫生类岗位资源,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上海市发布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空天海洋”项目(第一批)立项清单,对12个项目予以立项。据悉,“空天海洋”项目是上海市为推进空...2025-07-30 17:14:15
-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自主研发的YH-1000无人运输机顺利完成了复杂地形载货验证飞行,标志了该项目具备了迈向实用化运营的...2025-07-29 11:33:25
-
哈工大成功研制了“大跨空间结构风—雨—热—雪全过程联合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也属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为深入揭示大跨空间结构...2025-07-28 17:20:05
-
“两新”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去了积极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2025-07-23 15:24:58
-
近日,“中国天眼”再一次“看”到了不得了的“景色”。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依托“中国天眼”在银河系一团超高...2025-07-17 17:30:02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32.6%。数字化赋能银发经济发展新方向,5G、AI、大...2025-07-17 14:52: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