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绿色发展应对全球难题 穹顶的窟窿慢慢“填”起来了
2025年03月24日 15:55:0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876

自我国加入《公约》和《议定书》以来,累计淘汰ODS总量约62.8万吨,并且整个过程中,还累计避免了260多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为臭氧层恢复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其中,氢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工作,我国也十分上心,在这方面获得的成果颇丰。
臭氧层是指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区域部分。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还能够将其转化为热能加热大气,保障大气温度结构,促使大气循环的稳定。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对大气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发现,保护地球生态的臭氧层竟然出现了严重损耗,并且出现了部分区块臭氧浓度大幅度低于周围的情况,而这便是我们熟知的“臭氧空洞”问题。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后,南极臭氧洞几乎每年都季节性地发生,且面积越来越大。也正因如此,空洞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在1985年3月,国际社会达成《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由此,人们开始从空洞问题发生的源头出发,开始“亡羊补牢”。
事实上,我们熟知的氟利昂问题以及现在的无氟制冷剂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概念——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在整个臭氧空洞治理行动中,减少并逐步淘汰ODS可以说是核心工作内容。得益于社会共识以及材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ODS也如同计划的那般逐渐被淘汰。尤其是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我国加入《公约》和《议定书》以来,累计淘汰ODS总量约62.8万吨,并且整个过程中,还累计避免了260多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为臭氧层恢复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其中,氢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工作,我国也十分上心,在这方面获得的成果颇丰。
而从具体细节来看,为了更好的推进绿色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作为指导意见,并先后在化工、家电、制冷、汽车、消防等行业实施了32个行业整体淘汰计划和400多个项目。而在替代品选择上,我国更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备受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采用的制冰技术也符合低碳的标准,为世界献上了一场“碳中和”冬奥盛宴。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各国40年来的努力下,南极臭氧层空洞不断愈合,并且从目前的速度来看,预计到2060年前后,臭氧层就可以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可以说在臭氧空洞修复工作上,全球正在迎来积极的成果。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